——2024年8月20日在清遠市清城區第九屆
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上
清遠市清城區審計局局長 練安東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我受區人民政府委托,向區人大常委會報告2023年度區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請予審議。
根據審計法及相關規定,經區委審計委員會批準,區審計局審計了2023年度區級預算執行、決算草案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審計結果表明,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區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十大行動方案”,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嚴格執行區九屆人大二十二次會議有關決議,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抓細抓實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清城區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經濟運行回升向好。2023年,全區各部門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圍繞區委、區政府各項重點工作部署,貫徹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促增長、保民生、防風險,財政收支平穩運行。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89億元,同比增收3.12億元,增長18.62%。稅收收入累計完成12.21億元,同比增收1.09億元,增長9.82%,占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1.38%。非稅收入累計完成7.68億元,同比增收2.03億元,增長35.94%,占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38.62%。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民生福祉日益增進。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優化財政資源配置,向民生類支出傾斜。清城區全年民生支出41.83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77.99%,其中:農林水支出、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教育支出、交通運輸支出及城鄉社區支出分別上升41.97%、37.65%、27.36%、11.17%及10.6%。
——審計整改總體格局初步成型,查出問題整改成效良好。構建全面整改、專項整改、重點督辦相結合的審計整改總體格局,壓實整改主體責任。對上一年度審計查出的問題,相關部門單位認真落實主體責任,逐條跟蹤落實整改。截至2024年6月底,對2022年度審計查出的33條問題,已整改到位31條,整改完成率93.94%,較上年提高3.34個百分點。通過上繳和收回財政資金、規范資金賬務管理2.25億元,制定完善或修訂各項制度3項。
一、財政管理審計情況
(一)區級預算執行、決算草案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情況
審計了區級預算執行、決算草案和其他財政收支等情況。2023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71.6億元,總支出71.6億元;政府性基金預算總收入52.81億元,總支出52.81億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總收入1450萬元,總支出1450萬元。重點關注財政預算管理、財政風險防范、基層財政運行、財政轉移支付重點項目及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等5方面情況。發現的主要問題:
1.財政預算管理方面。未按規定納入預算管理,涉及金額1869.74萬元;違規延壓緩收收入,涉及金額11632.15萬元;未及時收繳非稅收入,涉及金額73.64萬元;無預算支出,涉及金額13142.74萬元。
2.財政風險防范方面。暫付款項清理不到位,涉及金額43611.31萬元;2019年以來新增暫付性款項累計余額超過2023年本級一般公共預算與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之和的5%;未及時清理代理銀行墊付資金,涉及金額68133.51萬元。
3.財政資金管理方面。財政轉移支付資金支付進度慢,涉及金額6811.54萬元;未及時足額撥付專項資金2166.75萬元。
4.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方面。擠占專項債券資金2458.25萬元;2021至2023年已完工(或竣工)的17個專項債項目實際收益未達預期,涉及金額65610.35萬元;10個項目單位虛列債券支出48940.63萬元,部分資金脫離監管;2個專項債項目債券資金支出進度緩慢,未能及時發揮資金效益。
(二)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情況
重點審計了2022年度洲心街道辦事處財務收支及區檔案館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發現的主要問題:
1.財務收支方面。超范圍使用專項資金23萬元;未按規定及時上繳銀行利息收入5.29萬元;違規報銷加班誤餐費。
2.內部管理方面。會計核算及合同簽訂不規范;未按合同約定支付項目預付款,涉及金額13.49萬元。
(三)促進領導干部擔當作為和規范權力運行審計情況
結合經濟責任審計,重點關注領導干部在財政財務收支管理和經濟運行風險防范等情況。發現的主要問題:
1.制度執行方面。1個街道違規決策挪用專項債券資金歸還借款;1個街道2個事項執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不到位;1個單位未對重大經濟事項進行細化;1個街道未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
2.預算管理方面。1個單位預算編制不夠科學合理;1個街道超預算列支“三公”經費和培訓費,涉及金額2.89萬元。
3.財務管理方面。1個單位違規挪用安置補助資金,涉及金額67.76萬元;1個單位多發撫恤補助3.98萬元;3個單位未按規定申報并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涉及金額162.94萬元;1個街道未按規定及時上繳非稅收入,涉及金額28.07萬元;1個單位未按規定上繳存量資金,涉及金額85.87萬元;1個街道未按規定繳納印花稅,涉及金額4.6萬元;3個單位5個事項未嚴格執行政府集中采購;部分單位未按規定收取工會會費及撥繳工會經費;1個單位擠占專項資金,涉及金額534.41萬元;1個單位未及時劃撥學前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涉及金額4.8萬元;7個單位儀器設備、教學辦公用品、圖書資料購置費占全年公用經費的比例未達標;1個單位挪用工作經費,涉及金額218.99萬元;4個單位食堂管理混亂;2個單位會計核算不規范,涉及金額11.83萬元。
4.黨風廉政建設方面。1個街道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借用、占用下屬單位車輛;1個單位公務用車管理存在漏洞,導致私車公養,涉及金額0.34萬元;1個單位違規代繳借調人員公積金,涉及金額83.8萬元。
二、政策落實和民生項目審計情況
重點審計了清城區2022年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清城區2020至2022年農村削坡建房風險點整治專項資金、清城區2022年四好公路建設項目之橋涵改造工程,并結合經濟責任審計項目,持續關注重大政策落實及民生項目情況。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政策落實審計情況
1.“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情況。一是政策落實不到位。南粵家政基層服務站的功能作用發揮不明顯;變更服務站運維協議方未按規定進行集體決策;培訓檔案資料監督檢查不到位,導致錯誤頻發。二是資金管理使用不規范。補貼發放審核把關不嚴,導致錯發培訓補貼0.98萬元;未在規定期限內將職業技能提升補貼發放至申請人指定賬戶,涉及金額32.2萬元。
2.政策措施落實和執行效果情況。1個單位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課后服務減免政策落實監督不到位,導致多收困難學生課后服務費,涉及金額0.73萬元;19所學校師資配備未達到相關要求;62所公辦學校未為符合參保條件的408名職工繳納社保;1個單位未全面準確掌握退役軍人就業情況;1個單位未建立及落實我區退役軍人市場主體“一企一檔”制度,對區退役軍人就業供需信息掌握不清;2個鎮的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對“一人一檔”及“八個一”規范化建設工作落實不到位。
(二)民生項目審計情況
1.四好公路建設項目之橋涵改造工程審計情況。一是項目建設程序不合規。1個單位新建橋涵無通車,未能驗證試運行期的質量,橋涵發揮不到應有的作用;1張現場施工簽證單失真,涉及送審結算金額101.5萬元;4個鎮(街道)的4座橋涵有質量缺陷,存在安全隱患;單價高套定額,涉及送審結算金額26.45萬元;工程量虛高,涉及送審結算金額323.78萬元;1個單位因工作拖沓,造成工程項目未經批準提前施工。二是建設項目財務核算不合規。1個單位將債券資金撥付至與銀行開設的監管賬戶,導致債券資金沉淀,未形成實際支出,涉及金額150萬元;1個單位未按規定進行會計核算,造成少列收支73.5萬元。
2.農村削坡建房風險點整治專項資金跟蹤審計情況。一是整治項目執行和管理不到位。1個鎮部分風險點施工單位未嚴格按照施工協議和整治方案實施整治建設。二是整治專項資金籌集、管理使用不規范。2個鎮3個風險點整治重復申請省、市、區級補助資金合計54.63萬元;農村削坡建房風險點整治補助資金撥付不及時,涉及金額950.18萬元;農村削坡建房風險點整治補助資金沒有按要求進行撥付,涉及金額570.07萬元;2021年度農村削坡建房風險點整治項目用款進度緩慢。
三、國有資產管理審計情況
在區級預算執行、決算草案和其他財政收支,部門預算執行,經濟責任審計等審計項目中,持續關注國有資產管理使用情況。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基礎性管理工作方面。1個單位未及時報廢固定資產,涉及金額9.94萬元;1個單位購置固定資產未進行會計核算,涉及金額0.89萬元;3個單位工程項目未及時轉入固定資產核算。
(二)資產處理處置及資金管理方面。1個街道固定資產處置未經集體決策;1個街道漏報辦公用房信息;1個街道2處房產未按要求在規定平臺公開招租;1個單位國有資產流失,涉及金額0.75萬元;1個街道租金收入及資產處置收入未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涉及金額131.86萬元。
四、審計移送的違紀違法問題線索情況
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區審計局共出具審計移送處理書2份,移送違紀違法問題線索2起,金額30.35萬元。移送事項主要集中在:
(一)財政資金管理問題。移送此類線索1起,主要是1個企業違規騙取及虛報、冒領培訓補貼。
(二)工程建設領域問題。移送此類線索1起,主要是1個單位工程項目弄虛作假,涉嫌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財政資金。
五、審計建議
(一)強化財政資源統籌,提高財政支持和保障能力。優化、細化預算編制,強化預算約束,嚴肅財經紀律。預算單位應加強與財政部門溝通對接,盡快落實資金分配方案,加強預算與項目統籌銜接,加快支出進度,確保支出效能。加強財政資金全過程監管,確保財政資金安全高效。
(二)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管好用好債券資金,穩妥有序推進專項債項目建設,及時形成實物工作量。聚焦民生領域政策落實、資金使用、項目管理三條線,加強民生資金和項目管理,強化資金主管部門和項目建設單位管理責任,加快推動重要政策重點項目落實見效。
(三)完善國有資產管理,提高國有資產利用效率。加強對國有資產動態監管和日常監督,摸清國有資產底數,定期清查,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優化國有資產配置,強化產權意識,完善國有資產配置、使用、處置等工作流程,盤活存量國有資產,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本報告反映的是區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對這些問題,審計部門已依法征求被審計單位意見并出具審計報告,對涉嫌違紀違法線索,依紀依法移交有關部門進一步查處。有關部門和單位正在積極整改。區審計局將加強跟蹤督促,按有關規定報告全面整改情況。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
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審計機關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區委、區政府部署要求,依法忠實履職盡責,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以高質量的審計監督保障執行、促進發展,更好運用規律性認識推動新時代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