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區戲曲、音樂、美術發展五年規劃
根據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文化館作為文化實施的基層部門,在戲曲、音樂、美術這幾項核心工作上,需提前部署、做好規劃、認真開展調研,以群眾文化活動為抓手,以加強服務意識為宗旨,充分發揮文化館群眾文化服務的各項功能,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結合工作實際,做好未來五年發展的規劃。
一、充分利用場館的資源開展戲曲、音樂、美術的各類培訓、免費開放工作。
1、免費開放培訓場館供我區的戲曲愛好者訓練,打造出一支戲曲演出骨干隊伍。
2、舉辦各年齡段的音樂、美術、戲曲的相關課程培訓,為我區的音樂、美術、戲曲發展打好基礎。
(1)音樂方面,通過舉辦兒童舞蹈班、少兒合唱班、少兒器樂基礎班等形式為城區青少年提供興趣愛好的平臺,為他們從小打好基礎。
針對城區的有一定基礎的音樂方面的愛好者,設立專門的成人音樂提升班、成人合唱提升班。
(2)戲曲方面,針對我區戲曲方面缺乏少年兒童興趣愛好者的這一因素,通過開展各類青少年戲曲的興趣講座、對青少年普及戲曲方面的基層知識的形式提起他們的興趣,為戲曲的發展培養接班人。
(3)美術方面,計劃組織少兒手工班、少兒漫畫班、少兒折紙班、少兒油畫班、少兒剪紙班、少兒素描班,開展針對美術專業技能提高的青少年素描班、色彩班、速寫班、創作班、設計班,同時組織各類成人及書法美術愛好者的國畫、油畫班、書法班,為各類美術培訓需求提供平臺。
3、邀請相關的專家、教授,以定期舉辦戲曲、音樂、美術愛好者講座、論壇等形式,活躍我區的文化氛圍。
4、有計劃地更新我館的宣傳欄、宣傳畫,通過宣傳戲曲、音樂、美術的基礎知識、趣味內容等形式開展知識的推廣和普及教育。
二、大力開展戲曲、音樂、美術的公益性群眾文化活動。
1、戲曲、音樂方面抓亮點,出特色:
2016年,成立了隸屬于文化館的藝術團隊,文化館藝術團隊招攬更多戲曲、音樂方面的人才,組建文化館戲曲隊、文化館音樂表演隊,并聘請專家進行戲曲、音樂方面的授課,最后能夠編排出具備城區特色的戲曲、音樂類節目,并最終實現在“文藝百村行”、“開心廣場百姓舞臺”等大型文藝類活動中演出,打造出我們的特色和亮點。
2、為我區美術、書法的發展提供平臺,并實現和我區鄉鎮、校園、企業等各單位的美術、書法活動對接。
在文化館大樓設立一間美術、書法活動中心,準備好各類書法、繪畫工具,免費供城區的美術、書法愛好者平時的練習、活動、交流之用,通過在春節期間用書法書寫春節祝福語、繪制節日繪畫等形式將作品送到我區的農村企業、校園、機關單位,打造城區濃厚的美術、書法氛圍。
三、抓好戲曲、音樂、美術的作品創作工作,爭取出優品、出精品。
1、戲曲創作方面,充分挖掘出我區戲曲藝術特長愛好者,通過提供場館、器材、創作資金的形式,鼓勵戲曲愛好者創作出一些時代感強、群眾喜聞樂見的且具備本土特色的優秀作品,豐富藝術展演的舞臺。并鼓勵作者參加各類比賽,提供一定金額作為獎勵。
2、音樂創作方面,繼續組織我區的音樂創作者、音樂愛好者打造優秀作品,積極打造作品參加每年省、市組織的文藝作品創作比賽,提供場館、設備用以訓練,對省、市級比賽取得優秀成績的,給予適當的獎勵。
3、美術創作方面,提供專門的美術、書法訓練室,提供一批繪畫、書法工具,供美術、書法愛好者日常訓練,并提供場館為我區優秀美術、書法作者定期舉辦優秀作品展覽,鼓勵他們積極參加省、市、區的各類美術、書法比賽,對取得成績的給予適當的獎勵。
4、通過聘請省級專家為我區各戲曲、音樂、美術創作者授課的形式,拓寬我區各創作者的知識面,提高他們的理論和思想層次,以此來更好地幫助他們出作品,出精品,營造我區各類藝術的良好創作氛圍。
5、同時建議我區的各文化、宣傳等相關部門也應多組織戲曲、音樂、美術的各類競賽、展示等活動,既鼓勵我區的文藝創作者大膽創作,也為我區的相關文藝作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磨煉和展示自身的舞臺。
經過以上措施,打造出能夠參加各類國家級、省級、市級競賽,且能夠拿到名次的戲曲、音樂、美術創作者隊伍。
四、創品牌、出特色。
結合城區的歷史、特色,如“鳳城傳說”、“白廟傳說”、“飛來寺傳說”等深具清遠淵源的歷史、故事創作出具備城區特色的戲曲、音樂、美術作品,借助“文藝百村行”、“開心廣場百姓舞臺”、“春節、元旦系列演出”等品牌活動,為我區的音樂、戲曲作品提供展演的舞臺,通過更多的展示和表演來磨煉我們的創作和演出隊伍;通過在節慶日期舉辦各類美術、書法作品的展示活動,展示各類具備鳳城特色的美術、書法創作作品,培養一批美術、書法藝術家。最終使得各類音樂、戲曲、美術作品成為我區的藝術品牌。
希望政府和上級領導能夠繼續加大對我區文藝工作的重視,在資源上、政策上能夠大力支持,最終打造具有城區特色的戲曲、音樂、美術品牌。
清城區文化館
2016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