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時期,打造“兩區兩城”
清遠市“十二五”規劃建議征求意見稿中,提出打造“兩區兩城”,即打造廣東區域協調發展示范區,環珠三角高端產業成長新區,華南休閑宜居名城,大廣州衛星城。打造廣東區域協調發展示范區為首次提出,在城鄉經濟協調發展方面,清遠有哪些經驗呢?
陳家記說,清遠市委、市政府給“宜居城鄉”提出了五個指標:社會文明度、經濟富裕度、環境優美度、生活方便度和公共安全度。這幾年,清遠的經濟社會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清遠的發展可以說速度與質量是協調的,城市跟農村的發展是協調的,第一產業與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發展是協調的。在此輪廣東省的產業轉移過程中,清遠已經逐步融入了珠三角的產業鏈,但清遠承接產業轉移不是工廠的簡單搬家,我們要求這個搬遷的過程就是更新改造和優化升級的過程,通過淘汰、升級、引進和創新,通過技術創新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工業污染,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并成為名副其實的大珠三角“后花園”。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清遠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對“十二五”時期工作做出總體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加快四化進程,建設幸福清遠”為核心,全面推進經濟、社會、文化、政治和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與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城鄉區域的統籌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努力打造廣東區域協調發展示范區、環珠三角高端產業成長新區、華南休閑宜居名城和大廣州衛星城,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政府工作報告》對清遠市“十二五”時期的奮斗目標和主要任務作出戰略謀劃: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以上,人均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以上,經濟結構明顯優化,城鄉發展顯著加快,民生質量顯著提高,社會事業明顯提升,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清遠市提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生產總值增長18%左右,人均生產總值增長16%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外貿出口增長6%;實際利用外資增長3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0%左右;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1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3%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削減量完成省下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