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通過嚴格控制陶瓷城規模,著重抓好現有陶瓷企業的升級改造和陶瓷城的環境整治,促進產業向多元化、集約化、高端化方向發展
●切實轉變城鎮建設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型模式,積極推廣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在城鎮建設中的應用,逐步完善城鎮功能,不斷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
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召喚。
在清城區的經濟版圖中,源潭和石角是兩大工業重鎮。自2002年,源潭率先實施市里提出的“三化一園”發展戰略,突出工業發展和招商引資兩個重點,率先開發建設了建材陶瓷工業城,成為清遠市最先開發的工業園區之一。
風雨十年路。如今的源潭陶瓷已從柔軟的小苗長成參天大樹。在今年2月18日舉行的清城區重點項目簽約動工剪彩儀式上,涉及源潭鎮的共有34個項目,其中大部分是與陶瓷有關的工業項目。
目前,陶瓷工業園已引進落戶的陶瓷企業23家,合同投資額136多億元,已建成投產的陶瓷企業有10家,投產的陶瓷生產線82條,在建10條,產品主要以拋光磚為主,伴有衛浴、仿古磚等。隨著陶瓷產業的飛速發展,其陶瓷產業鏈不斷完善,先后引進陶瓷原料開采、加工企業、包裝公司、物流運輸公司等配套企業45家,一個初具規模的產業集群已逐漸形成。新中源、東鵬、蒙娜麗莎、馬可波羅等國內知名品牌以及新明珠、道格拉斯等國際品牌同時落戶到陶瓷工業園,這一格局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2010年陶瓷產值達57億元,成為源潭鎮最具活力的支柱產業。
2010年,源潭鎮切實按照“名牌匯集、產品多元、產業集聚、生態文明、環保節能”的方針全力加快“綠色陶都”創建步伐。首先是抓好陶瓷工業城的規劃設計。由國家和省建材聯合會、陶瓷協會牽頭組織專家組,聘請國家建材規劃院,對陶瓷產業進行規劃設計和論證,并榮獲省“綠色陶都創建單位”稱號。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面向“十二五”,源潭在做大做強陶瓷業的基礎上,還將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源潭將按照“突出特色、擴大規模、提高效益、打造品牌”的思路,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擴大現有企業生產規模,調優產品結構,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大力引導陶瓷、皮具、電子、鋁材、印刷、紙業等特色產業轉型升級,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培育新的特色產業群,形成新的產業優勢。
為全面推進工業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源潭科學修編整合工業園區,把金沙、高橋、峽山、建陶、東坑5個工業園區優化提升為金峽工業小區、陶瓷工業城、東坑工業園3個工業園區,其中東坑工業園已完成控規工作。大力開展園區空間和產業規劃的修編,依托園區現有優勢產業,完善產業鏈條,提升陶瓷、皮具、電子等產業集聚效應。完善項目準入制度,原則上不再引入陶瓷企業,不斷提升園區發展水平和綜合競爭力。按照“投資大、稅收高、帶動力強”的選資條件,招商重點由陶瓷產業逐步向物流、服務等第三產業挺進,實現招商選資質量大提升。2010年,源潭重點引進高科技、高稅收、高產值、大規模、少污染的產業,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全年共引進15個項目,其中物流類項目2個,能源類項目1個,養殖類項目1個,鋁材金屬類項目5個,陶瓷類項目6個,合同投資總額29.1億元,超億元的項目有5個。
環保優先
積極創建“綠色陶都”
源潭企業眾多,創建“綠色陶都”,首先要過的就是環保關。源潭一方面嚴格按照“園區在山中,廠區在林中”的規劃布局和“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發展宗旨,積極引導企業使用潔凈能源,污水處理廠一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采取先進技術,進行水循環系統改造,使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經處理后可循環再用,實現既環保、又節源,日處理污水3萬噸。進一步加大對原料、燃料、產品加工場和工業垃圾的運輸管理和生產管理,嚴防污染。
另一方面,積極發揮“源潭鎮陶瓷技術創新中心”的作用,鼓勵和扶持陶瓷企業在技術創新、節能降耗和降低成本上狠下功夫,放棄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的經濟發展模式,實現向新的環保節能型的可持續發展轉變。要求企業對原有的生產工藝進行大膽革新,實現降低能耗、集約化生產,以求得增長質量、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大力推廣和應用節能新技術,注重研究和開發應用新的高效節能、降污燃燒技術。
今年,源潭將著力致力創建“中國綠色陶都”,實現陶瓷產值70億元以上。通過嚴格控制陶瓷城規模,著重抓好現有陶瓷企業的升級改造和陶瓷城的環境整治,在增資擴產上下功夫,促進產業向多元化、集約化、高端化方向發展,做大做強做優陶瓷產業集群,力促“家美‘中國陶瓷博物館清遠分館’”開館使用。同時,深入推進清潔生產、清潔運輸、清潔能源、節能降耗等工作的實施,強制企業完成除硫除塵裝置安裝,促進企業進行節能技術改造。切實加強清佛公路兩旁的綠化美化,大力整治車輛超載、運輸灑漏、非法開采等行為,從源頭上減少粉塵污染,徹底改變道路環境。繼續幫助企業大力實施“能效電廠”全國示范鎮項目申報,在省“能效電廠”執行中心的指導下,繼續動員企業實行單體項目申報,積極爭取“能效電廠”專項節能資金。計劃到2015年建成300條以上陶瓷生產線,實現工業產值718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9%,可創年稅利20億元,加快源潭工業現代化步伐。
點面結合
宜居城鎮初見成效
源潭是工業重鎮,外來務工人員非常多,為給大家創造一個好的居住環境,源潭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全面推進、注重特色”的思路,強力推進城鎮化進程,以中心鎮建設為重點,實行“建管并重”,全面提升城鎮品位。
努力提高規劃水平。按照“城鄉統籌、合理布局、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和“先規劃后建設”的基本原則,以建設宜居城鎮和現代工業園區為指引,提高規劃科學性和現代理念,繼續完善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工業園區規劃編制。
逐步完善城鎮功能。強力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完善“一河兩岸”建設,啟動城鎮道路黑底化、城鎮景觀建設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重點引進星級酒店和建設國際陶瓷建材交易中心,在新區建設一個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的源潭文化中心、源潭商會中心大樓和環境優美的源潭公園。加快完善污水處理及垃圾無害化處理體系,切實轉變城鎮建設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型模式,積極推廣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在城鎮建設中的應用,逐步完善城鎮功能,不斷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
切實抓好城鎮管理。深入開展“城鄉清潔工程”和“三邊”環境整治,加大城鄉管理工作力度,大力整治城鄉環境,加強集鎮周邊
2010年,源潭高起點完善城鎮規劃。做好了源潭湖、鐵路物流貨場、東坑工業園、國際皮具城和新馬中心村、青龍中心村等的控規。并大力實施了城鄉清潔工程,采取有力措施,集中整治城鄉環境衛生臟、亂、差現象。共開展專項整治“六亂”大行動5次,整治“兩違”建設行動10次,拆除違建面積10404平方米。繼續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規范設置戶外廣告,流動攤檔有序經營,聘請專業清潔公司對鎮內“牛皮癬”及村級垃圾池和自然村的垃圾堆放點進行統一清理保潔。
2011年,源潭將努力抓好“國際陶瓷建材交易中心”、“一河兩岸”、“逢源大橋”、“陶都路”和“綠色陶都”配套小區的控規和建設工作,把源潭大道規劃建成陶瓷精品一條街(陶瓷批發及高質量配套生活小區),致力打造成源潭的標志性建筑。繼續抓好集鎮亮化、美化、綠化,加快集鎮內主要道路黑底化、源新四路建設等市政工程,不斷完善集鎮路網、水網、電網,增強集鎮綜合承載能力。
心系民眾
民生工程暖民心
文明創建力度不斷加大。源潭鎮加強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大力推進鄉村標準籃球場、文化室、體育活動室和“農家書屋”建設,成功創建3個區級生態文明村和1個市級生態文明村,大龍村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廣東省文明村”榮譽稱號,成功舉辦“文藝百村行”活動。
高度重視科教文衛發展。完善了源潭陶瓷技術信息網站建設,廣東省技術創新專業鎮已通過省的驗收,全面鋪開“科技一條街”建設。繼續加大對教育教學設施的投入,精心組織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項目和配套設施建設,切實提高辦學質量,大力鞏固“廣東省教育強鎮”成果。繼續完善源潭醫院和鄉村衛生站的建設,大力提升醫護人員的業務水平。
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本著“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源潭共落實兌現各項撫救814萬元,積極做好扶貧濟困工作,在社會各界共籌得資金180萬元;抓好合作醫療工作,今年共為4794人次病患者報銷住院醫藥費1076.4萬元,為6268人次病患者報銷門診醫藥費39.6萬元。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投入資金1.5億元,順利完成高橋、大龍、洞尾、積余等13個村居會120多條自然村的生活用水管道鋪設,主管道總長
農田水利建設工程。投入資金1470多萬元,完成連安、積余、洞尾村等18宗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程,改造新馬、連塘等5個電排站;對金星、新馬、大連、連安、連塘等
2011年,源潭將始終把改善民生擺上首要位置,優先加大民生工作投入,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注、最需要、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深入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加大投入完善各種文化體育配套設施建設,積極開展各類群眾性體育活動和文化藝術作品的創作活動,著實提高群眾文化體育素養。著力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抓好城鄉醫療保險工作。同時以鎮綜治中心為依托,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層綜治信訪維穩網絡,認真排查不穩定因素,及時發現和解決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鎮街名片
源潭鎮位于清遠市東郊
源潭鎮是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的一個窗口鎮和中心鎮,東與佛岡縣接壤,南與廣州花都區、從化市接壤,西與龍塘鎮、清遠市區接壤,北與飛來峽鎮接壤,距清遠市區僅
■數說發展
2010年,源潭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00.2億元,增長47%;實現工業總產值296.5億元,增長47.5%;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93億元,增長60%;實現農業總產值3.7億元,增長9.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9.6億元,增長30.2%;完成地方財政收入8760萬元,增長20%。完成工商稅收收入10049萬元,其中地方留成4935萬元,同比增長30.02%;農村人均年純收入6705元,同比增長11.5%。
■2011年源潭部分重點項目
1、清遠市陶瓷原料生產加工物流園區:由佛山市華盈投資有限公司投資興建,計劃總投資12億元,擬建成一個集陶瓷產品開發、展示、加工、銷售、物流于一體的科技園區。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吸納約50家相關企業進駐,可解決當地6000人就業。
2、東坑醫藥生物制造基地:由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興建,位于源潭鎮東坑,計劃投資20億元,擬建設成集醫藥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基地。該基地建成后,將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新型制藥產業基地。
3、清遠市綠色陶都配套小區:由廣東君隆房地產有限公司投資開發,項目總投資3.8億元,根據清遠市總體規劃、源潭鎮總體規劃的要求和工業發展的趨勢,以全新的設計理念,為建材陶瓷工業城建設高標準高質量的生活配套設施。該項目建成后,不僅為外來投資者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也將給當地帶來更多的就業、創業機會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