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基地、蓮湖工業園、燕湖新城、銀盞新市鎮……近一年多來,一系列規劃大手筆,讓許多清遠市民感覺有點眼花繚亂,來不及細看、來不及消化。
擴大核心區域的影響力、輻射力,近一年多來清遠集中對中心城區進行整合、調整或重新布局,盡管這項工作仍在繼續,但已經進入了實質性的基礎建設階段。
許多清遠人清晰地感受到:清遠中心城區格局正在醞釀著新的大變化。但那是什么樣的變化呢?可以看到城市哪些新的輪廓?本報通過多方采訪,試圖為讀者拼出清遠城市未來發展的新藍圖,盡管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清遠市區擴容提質有了實質性進展,根據昨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網站上公告顯示,市土地開發儲備局正對中心區域外四個特色小鎮:凝碧灣特色小鎮、美林湖特色小鎮、飛來峽北江邊特色小鎮、黃布水庫特色小鎮進行“三通一平”及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等土地開發整理工作招標。市長江凌曾表示,清遠主要確立人本城市的理念,將市民的安全、便利、舒適作為城市建設最大的價值取向;不比拼城市規模,不追求高樓大廈,著重做優城市環境,讓山的綠色和水的藍色滲透到城市,營造出半城山色半城湖的景觀。因此,清遠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在修編中,重點抓住清遠城市特色,提出建設幾個“特色小鎮”,讓清遠的“華南宜居休閑名城”的功能定位得到進一步彰顯和強化。
從目前規劃部門資料顯示,未來清遠市南部都市區如同一個“星座城市”結構。以江北組團、清新區、中心組團為核心向周圍擴散,被蓮湖工業園、源潭、太平、石角和美林湖、銀盞特色小鎮等共8個“星座”環繞,并通過大運動生態環、快速道等串聯。
目前,珠三角城市居住功能正在不斷外溢,清遠將重點圍繞核心城區建設運動小鎮、黃溫泉旅游小鎮、休閑度假小鎮、創意文化小鎮等多個特色小鎮。特色小鎮未來規劃構建“特色節點+特色片區+水系+綠脈”的空間格局,整體形成兩大片區,即西部溫泉生活片區和東部生態度假片區,其中西部溫泉生活片區塑造了六個特色片區,分別為高端休閑度假片區、時尚商業居住片區,溫泉健康養生片區、溫泉生活居住片區及特色創意工坊片區。規劃定位以溫泉度假等旅游資源為依托,延伸旅游產業鏈,特色小鎮將包括溫泉體驗、康體養生、休閑度假、酒店會議、高端居住、商業娛樂、教育醫療、文化展示等。
打破行政區域藩籬構建南部大都市圈
相比珠三角城市,清遠中心城區向北的影響力、輻射力一直是比較薄弱的一環。
去年,《清遠市南部都市區總體規劃(2010-2020)》草案出臺,顯示清遠已經在向這一薄弱環節發起挑戰。該規劃區包括了清城區、高新區以及清新南部地區,面積約1830平方公里,容納人口規模約200萬人。
去年底國務院正式批準清新撤縣建區,今年1月16日清新區宣告正式成立,將南部都市區設想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對此,清遠市社科聯專職副主席鄒錫恒分析,清新建區后,許多職能,如規劃、城建等將被納入到中心城區的規劃區范圍,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前行政藩籬、各自為政的局面。中心城區和清新縣城融合形成大市區,拓展了中心城區整體發展空間,可以增強中心區域輻射能力,促進產業和人口集聚。
從目前公開的資料可以窺視,清遠市南部都市區如同一個“星座城市”結構。以江北組團、清新區、中心組團為核心向周圍擴散,被蓮湖工業園、源潭、太平、石角和美林湖、銀盞特色小鎮等共8個“星座”環繞,并通過大運動生態環、快速道等串聯。
不過很多人士認為,由于緊鄰珠三角核心廣州市,清遠南部都市區作為一個整體,不但將作為實施“橋頭堡”戰略的前沿陣地,也是實現“廣清一體化”的關鍵所在。
這也引起了清遠各界精英的關注和研究,今年清遠兩會上,政協委員孟湘紋就提出解決以往的規劃滯后、服務對接等問題,據悉這項工作已經開展。
中心城區兩大核心新城呼之欲出
向東擴,這是清遠中心城區擴容一直以來的戰略目標,但向東的新城怎么建,內核是什么,并不清晰,甚至新區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統一名稱,直到去年才正式明確。
東擴分兩部分,一個是江北片區,目前規劃為江北新區,包含省職教基地片區,黃騰峽漂流小鎮。根據目前公開資料顯示,范圍包括:東至文洞河,西至鳳翔大道,南至松蘇嶺,北至筆架山。項目規劃面積約為33平方公里,引入17所學校,容納30萬人口,相當于再建一座城。目前包括清遠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公共實訓中心、市第一中學等項目已啟動。
另一個是江南片區,目前統一定名為燕湖新城,規劃范圍:西起廣清大道,東至武廣高鐵,北至新城的清遠大道、江北的松蘇嶺;南至大燕湖,面積約45平方公里。該區域將通過水道、綠道來串聯城市中心區的各個功能模塊,著力培育城市服務功能,打造成為新的市級城市中心。
去年9月中心城區擴容首批重點工程啟動,共38項,總投資92.05億元,其中大部分工程分布在這兩大新區。在今年2月底清遠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全面啟動燕湖新城建設被作為今年“一心兩核”擴容提質的主要工作任務之一。
整合郊區資源環中心城區布點“特色小鎮”不貪大,培育小城鎮、特色小鎮。在此輪中心城區布局中,特色小鎮被作為清遠推進新型城鎮化的一個重點思路:結合特色產業發展、休閑旅游開發和歷史人文景觀保護挖掘,加快培育小城鎮,促進大中小城市和鎮村的協調發展。
 除了強調山、水、湖城主題特色城市形態外,從公開資料顯示,清遠正擬定整合郊區資源,在環中心城區規劃布局特色小鎮,包括特色休閑小鎮和產業小鎮。
從各方面資料顯示,北部將有黃騰峽漂流小鎮,南部有銀盞新市鎮、美林湖特色小鎮,再南面有獅子湖特色小鎮等。
資深規劃師趙千河分析,布局特色小鎮都是根據其基礎設定的,當地自身尤其突出的特色,或者整合當地分散資源。“中心城區南部區域和廣州花都交接,有很多大企業在這里開發旅游、地產等,比如美林湖周邊區域,有美林湖、假日半島、北部萬科城,項目動輒幾千畝,各個社區內建設得很漂亮,但都是各自為政,出了社區就是荒山野嶺,整個片區鮮有公共設施,如同世外桃源,對整個片區發展極為不利,這就需要政府統一規劃,整合分散的資源。發揮集群效應,帶動整個片區的發展。”
銀盞新市鎮則依托規劃的廣清城軌銀盞站、銀盞溫泉旅游度假區以及緊鄰的蓮湖工業園;黃騰峽漂流小鎮則是依托筆架山的山水景觀資源、黃騰峽漂流景區,以及作為職業教育基地的重要文化休閑地。
大市區融合基礎設施、管理服務需全方位對接
目前,清遠進入城市建設任務最艱巨、責任最重大的時期。在具體落實推行中,如果說城市架構、空間布局、功能互補等規劃只是城市表象上的翻天覆地外,在這些變化背后還隱藏著城市運營理念的深刻變化。因為擴容提質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戰略工程,涉及部門多、涵蓋領域廣,要確保順利推進、取得實效并非易事。
在今年清遠兩會上,政協委員孟湘紋提案針對清新撤縣建區遇到的突出問題提出詳細建議。他說現在一個問題是規劃滯后,包括控制性詳細規劃沒有跟上,導致城市建設缺乏指導依據;清新城區外圍尤其是城鄉結合部的開發建設規劃沒有及時編制,造成了發展的盲目性。同時,還存在管網對接;公共設施用地指標難落實等。
因此,區與區之間管網如何平順對接,對清新城區統一到中心區擴容提質的高度進行總體規劃修編等也正成為相關部門目前的重點。
另外,擴容提質是一項大規模的系統工程,項目統籌和技術統籌必須達到高度統一。清遠市社科聯專職副主席鄒錫恒提醒,要避免規劃設計上的瑕疵,因為一條路和一條路的管線,一條路和一條路的高層,片區與片區的規劃,水系與水系的規劃,相互之間都是有聯系的。認識到這一點,就可以在今后城市建設中少走很多彎路。 
中心區域外四個特色小鎮土地開發整理均價40萬/畝
2014年1月8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網站上對清遠市規劃區中心區域外四個特色小鎮政府儲備土地開發整理項目中標情況進行公示,四個項目土地開發整理均價約每畝40萬,最高報價46.701萬元/畝,最低36.3萬元/畝。
此次招標的四個特色小鎮分別是飛來峽北江邊特色小鎮、黃布水庫特色小鎮、凝碧灣特色小鎮、美林湖特色小鎮南區,報價依次為36.3萬元/畝、42.5001萬元/畝、36.5001萬元/畝、46.701萬元/畝。報價最高的是美林湖特色小鎮南區,每畝46.701萬元,最低的是飛來峽北江邊特色小鎮,每畝36.3萬元,均價約每畝40萬,四個特色小鎮政府儲備土地整理開發費用均價約每畝40萬元。中標單位完成土地整理后將交由政府部門按規劃建設特色小鎮。 
四個項目中有三個項目只有一個公司參與投標。政府采購過程遵循公開透明原則、公平競爭原則、公正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幾個項目采用單一來源采購,是一種沒有競爭的采購方式,也是政府采購方式之一。結果中標的分別是清遠市樵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廣東鼎峰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佛岡篁勝國際溫泉花園酒店有限公司和清遠市澳美投資有限公司。 
■什么是土地開發整理?
土地開發整理是一項對土地權屬和土地的用途,布局、結構等進行全面調整的綜合措施。根據規劃確定土地的目標和用途后,通過采取行政、經濟、法律和工程技術等手段,對土地利用狀況進行調查、改造、綜合整治。
比如房地產開發、文化體育場館、工業園區、科技園區、商業街區等公共建筑與民用建筑工程,投資方首先要委托做好落實工程場地內的“三通一平”等前期工作。土地在通過一級開發后,使其達到具備上水、雨污水、電力、電信以及場地平整的條件,使二級開發商可以進場后迅速開發建設。不同用地性質,所要求的土地開發利用條件是不一樣的,例如工業用地,就要求水、電和交通運輸的條件比較高,而房地產開發,則要求供熱、通信、市政條件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