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清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及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堅決貫徹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承壓奮進。現將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深化黨建引領,增強干事創業實效
一是突出講政治、帶隊伍,全面提升工信干部隊伍凝聚力戰斗力。扎實推進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強化“黨組領學、支部帶學、個人自學”學研融合。持續開展“工信先鋒”黨建品牌創建活動,召開支部主題黨日活動12次,支部委員會18次,領導干部講黨課6次;做實做優走訪慰問和送學上門“組合拳”,為退休老黨員送學上門7次;全面匯聚社會各界力量參與綠美鄉村建設,不斷推進鄉村綠美工作見實效。區工信局累計開展植樹活動15次,組織發動黨員干部群眾約570人次參與,共植樹1445棵;動員37家企業向清城區慈善會定向捐贈88.6732萬元助力綠美清城生態建設。二是突出嚴紀律、轉作風,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良好政治生態。堅持黨管意識形態,定期研判、聽取意識形態領域工作情況,主要領導召開黨組會議專題部署意識形態工作2次,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維護意識形態安全和網絡安全的重要論述納入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分管領導嚴格按照“一崗雙責”要求抓好各領域意識形態工作。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制定《清城區工信局2024年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約談方案》《2024年清城區工信局日常廉潔談話約談計劃》等談話制度,積極開展各類日常廉政談話33人次,為干部職工“拉袖子”“提提醒”。
(二)持續蓄勢賦能,厚植工業發展沃土
一是不斷挖掘經濟發展潛力,推動企業上規發展。加強與屬地鎮街、供電、稅務、統計部門溝通聯系,定期收集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用電等數據,重點走訪企業,協調解決存在問題和困難,全年推動19家企業上規。二是完善匹配度評價機制,支持企業提檔升級。A類企業同比增長39.1%,B類企業同比增長50%,有效推動全區工業企業經濟效能指標逐步提升。
(三)強化政策保障,加快創新主體培育
一是加快科技創新主體培育。全年共推動41家企業參加高新技術企業認定,32家成功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其中新認定10家,重新認定22家。推動科技賦能鄉村振興,強化科技特派員團隊管理,累計已有8支農村科技特派員隊伍共26人派駐到清城區各鄉鎮。二是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重點項目技改備案和納統,促進產業加快轉型升級,2024年清城區完成技改投資13.75億元。推動制造業綠色發展,積極發動廣東隆達鋁業有限公司、清遠納福娜陶瓷有限公司等8家綠色工廠企業申領“企業綠碼”;發動廣東新亞光電纜股份有限公司、廣東遠光電纜實業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列入清遠市綠色工廠培育庫。源潭鎮成功入選廣東省科技廳“百千萬工程”第二批專業鎮建設名單,屬于工業專業鎮類。三是企業梯度培育力度加大。舉辦2024年清城區企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宣講會,組織企業參加省、市級民營經濟、專精特新、涉外業務培訓等,推動清城區實體經濟發展更上臺階。清城區現有創新型中小企業33家,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共1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73家。
(四)錨定招大引強,注入產業發展活力
一是聚焦制度完善,抓好統籌協調。堅持招商“一把手”領銜制,形成“區領導掛帥、部門協同、上下聯動”招商格局,黨政協同,工農商旅齊頭并進,提高招商決策效率與項目對接成功率。印發實施《清城區2024年招商引資工作方案》《關于進一步明確清城區招商項目準入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優化項目落地工作機制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全面構建起高質量招商引資新格局。制定招商重點項目倒排工期表,明晰各部門主體職責,以督導促執行,以責任促效率,全力加快推動項目建設進程。二是創新招商方式,拓展招商渠道。成立清城區首個異地商會--深圳市清城商會,聘請17名清城招商大使,構建鄉賢合作橋梁,拓寬招商人脈資源。充分發揮清遠(深圳)展示中心、清遠市綜合招商展示中心、清城區駐黃埔招商等現有大灣區招商平臺作用,構建招商引資企業信息庫,選派專業招商隊伍深入優質企業,主動洽談項目合作意向,定期跟蹤回訪企業需求,推動潛在招商資源變“增量”。三是優化產業布局,加快產業集聚。立足清城區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聚焦瞄準“3+1+N”產業體系,以“新材料、裝備制造、輕工消費品”為主導,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布局低空經濟、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全力推進全市首個以數字經濟為主導產業的清遠華南數字經濟產業園建設,著力打造華南數字經濟產業基地、省職教城產教融合示范基地,大力發展“低空+”新業態。四是盤活土地,加強產業園區基礎設施配套。推動村級工業園區升級改造,有效盤活低效用地351畝。開辟“過渡性開發”新路徑,成功引進全市首宗過渡性開發項目,盤活40畝集體經濟組織留用地。成功為6個重點產業項目爭取省級先進制造業指標877.63畝,有效化解項目用地指標緊缺的問題。
(五)精準服務企業,全面優化營商環境
一是聚焦新質生產力,前置企業綜合服務中心。充分發揮廣州市黃埔區與清遠市清城區對口幫扶的政策支持,加強招商資源聯動,搭建華南數字經濟產業園前置服務點,并邀請東城街道前移陣地至東城街道黨群服務站,打通企業服務的“最后一公里”。二是推動工業類項目“拿地即開工”常態化。2024年,推動實施“拿地即開工”的項目3個。其中正欣科創園、北控儲能項目已動工建設。三是企業問題回頭看,打好企業服務牌。持續落實清城區重點企業、重點推進項目聯席會議“回頭看”走訪調研工作,相關問題已全部協調各單位有序推進中,推進情況已及時反饋企業。充分發揮營商聯席服務平臺功能,實現線上線下企業服務同發力。2024年,共有7家企業通過平臺提出13個訴求,涵蓋用電、市政配套、項目驗收、交通管理等領域,均已由職能部門作出回復。四是緊盯惠企政策落實,獎補金額再創新高。廣泛宣傳惠企政策,引導企業自主申報,為企業爭資爭項提供全方位指導、服務。2024年,成功組織4家企業獲得省級制造業當家重點任務保障專項資金,獎補資金總額連續2年排在全市首位。
(六)強化挖潛拓新,激發消費新動能
一是抓住清遠長隆項目開園機遇。協助市推動長隆酒店、餐飲在清城本地成立分公司,推動龍塘鎮長隆周邊有潛力的大型零售、餐飲、住宿酒店等上限納統。二是加大推動項目落地力度。加快推進平川清遠跨境電商物流基地、新建加油站等項目落地,積極引進龍頭電商企業;重點抓好中環廣場等大型商業綜合體建設,推動綜合體盡快建成開業。三是推進二手車數據納統。探索搭建線上二手車交易平臺,通過線上二手車交易平臺完善稅收、過戶、驗車等便民服務項目,擴大消費需求,推動二手車市場健康發展。四是探索圩鎮汽車巡展活動。聚焦汽車消費和服務,加強汽車經銷商和汽車消費者的融合互動,積極探索圩鎮汽車巡展活動,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百姓受惠”的模式,不斷增強縣域發展活力,進一步激發汽車消費市場新動能。
(七)發展外貿新業態,鞏固外資外貿基本盤
清城區外貿進出口額再創新高,連續兩年破兩百億。一是推動對外貿易穩增長。切實抓好重點外貿企業服務,開展掛點聯系服務,重點跟蹤服務外貿大戶。充分利用廣交會資源,助力企業參與貿易對接,組織40家次企業參加廣交會、粵澳名優商品展覽會等各種展會。搭建涉外法律服務溝通交流平臺,聯合清遠市外貿協會、清遠市律師協會開展3次的涉外法律宣講會,參會企業達100家,聯合區司法局到晉勇(清遠)橡膠工業有限公司開展上門“法治體檢”服務。有效強化對外貿易法治保障。二是推動電商高質量發展。抓好“萬畝千億級”制造業大平臺建設和清遠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機遇,密切跟蹤聯系服務跨境電商企業。聯合清遠市電商協會開展“直播+短視頻”抖音新媒體系列培訓活動,累計培訓電商直播人才超一千人。召開中郵跨境物流&電商平臺資源對接會,幫助企業深入了解跨境電商的最新動態,掌握最前沿的物流和法律服務資源。開展17場宣講會、座談會、交流會等各項電商活動,合計參與人數上千人。
(八)筑牢數字底座,加強信息基礎建設
一是提速建設信息基礎設施。清城區光纖入戶率、行政村光纖覆蓋率達到100%,累計建成4G基站5197個;加強重點區域5G通信設施建設,以商業中心、工業園區、交通干線、大型場館等為重點,建設開通5G基站220個,全區累計建設5G基站2025個,已完成今年建設任務,實現了清城區主要中心城區5G網絡普遍覆蓋,并向鎮、村兩級縱深延伸覆蓋。二是加速推進產業數字發展。向43家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問卷調查,實地走訪45家規上工業企業進行政策宣貫,組織120多家企業開展兩化融合線上評估工作,全面了解企業數字化轉型水平,累計推動97家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積極推動清遠市實創涂料科技有限公司開展DCMM認證評估,2024年11月6日已獲得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頒發人DCMM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甲方)等級證書(2級)。
(九)聚焦風險防范,筑牢高質量發展基石
一是細化措施壓實責任,強化排查落實整改。制定《清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2024年安全生產工作實施方案》《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6年)》《區工業和信息化局消防安全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6年)》,與17家重點商貿企業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二是牢記安全發展底線,開展專項整治工作。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排查大型商業綜合體、專業市場共10家,拆除了88個防盜網;督促推進圩鎮及行政村“三線”整治工作,行政村管線整治率為92%,日常開展行政村通信線(電視線)問題點位整治工作,協調各運營商解決涉及8個鎮街相關管線整治問題24宗;做好工業企業貨運源頭治超工作,2024年共檢查源頭治超企業80家次,出動檢查人員63人次,30車次。
二、存在問題
受市場環境影響,工業經濟增長增速放緩。如陶瓷行業內卷加劇,產品單價下降幅度超30%,導致2024年規上陶瓷企業產值同比下降13.1%。
三、2025年工作計劃
(一)強化黨建引領,凝聚經濟奮進力量。緊緊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足工信職責,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探索“黨建+業務”深度融合,推動黨建與經濟發展、服務企業辦實事等重點工作同頻共振,緊扣區委、區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全面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
(二)錨定工作目標,加強經濟調度分析。一是抓好工業穩增長。重點跟進金發科技、泰業金屬等存量規上企業產值增長。二是抓好工業新增量。重點推動國能分布式能源站項目、勵泰新材料等項目盡快新投產上規。三是加強經濟調度分析。每月定期收集規上企業產值預測數據,做好每月規上企業產值調度分析,重點走訪產值下滑較大企業,通過分析產值下滑原因,協調解決企業生產建設中碰到的問題和困難,推動企業穩產達產,讓我區工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四是強化匹配度成果運用,扶優扶強優質企業。資源要素集中向A、B類企業傾斜,推動優質企業成長壯大,著力打造一批產業規模大、經濟效益好、競爭能力強的優勢產業集群。重點加強對興海銅業、金發科技、遠訊銅材等優質企業的扶持力度,爭取每年至少培育1家百億產值企業。積極推動財源五金、泰都鋼鐵、泰業金屬等企業通過技術升級、增資擴產等方式擴大產業規模,實現產值穩步提升,助力全市有色金屬產業、鋼鐵產業沖刺千億集群。五是推動制造業綠色發展。進一步花大力氣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通過技術改造,加快設備更新換代,提升生產效率。積極組織鋼鐵、陶瓷等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工作,積極創建節水型企業、申報綠色工廠。
(三)全力招引項目,構建招商引資新格局。一是大力引進優質項目,做好招商項目跟蹤服務。深度布局年度招商活動計劃,依托現有大灣區招商平臺,聚焦重點產業平臺、行業龍頭企業補鏈強鏈,著力引進一批龍頭企業、鏈主企業。牢固樹立全區“一盤棋”思想,真抓項目、大抓項目,全力推動萬洋眾創城等一批重大投資項目“早簽約”。二是深入挖掘積極拓展產業空間。持續推動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總結提煉“村改”試點經驗,推動更多低效工業集聚區“騰籠換鳥”、提質增效。深入推進“過渡性開發”,用好過渡性開發建設政策工具,引導社會資本和村集體主動進行土地盤活和轉型升級,探索更多元、更靈活、更快捷的招商引資新模式。持續發揮專項債券資金效能,推動工業集聚區道路工程及場地平整等配套建設,竭力夯實重大產業平臺、重大項目用地發展基礎。三是乘勢而上加快推動產業集聚。圍繞清城區“3+1+N”產業體系全面發力,聯動工農商旅協同發展,推動產業規劃落地實施,推動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培育壯大華南數字經濟產業園,緊密推進與省職教城合作,高位謀劃產教融合平臺,引導園區8個項目向多元化、特色化、集約化方向發展,打造成特色各異、各具優勢的互補型8大項目;整合軟通動力、百度智能云、萬方大數據等平臺資源,加大聯合招商力度,圍繞頭部企業產業鏈,積極引進上下游配套企業,加速數字經濟企業集聚。大力發展低空經濟產業,積極拓展低空應用場景,持續在教育、文旅、智慧城市管理、物流等方面深入探索,聯動產業各方優質資源,搶灘低空經濟“新藍海”。
(四)強化挖潛推進,持續激發消費活力。一是抓住清遠長隆項目開園機遇。推動清遠長隆項目成立零售商品分公司,項目首期開園后,周末旅客高峰預計可達5萬人,年接待游客量800萬人次。二是加大項目推進力度。加快推進平川清遠跨境電商物流基地、廣東愛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電商總部項目落地。重點抓好中環廣場等大型商業綜合體建設。三是推進二手車數據納統。探索搭建線上二手車交易平臺,通過線上二手車交易平臺完善稅收、過戶、驗車等便民服務項目,出臺促進二手車交易激勵措施,擴大消費需求,推動二手車市場健康發展。四是探索圩鎮汽車巡展活動。聚焦汽車消費和服務,加強汽車經銷商和汽車消費者的融合互動,積極探索圩鎮汽車巡展活動,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百姓受惠”的模式,不斷增強縣域發展活力,進一步激發汽車消費市場新動能。
(五)培育外貿動能,推動外資提質擴量。一是持續實施重點外貿企業一對一聯系服務制度,及時了解企業需求,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等問題。二是針對重點進出口行業開展調研分析。采取各種措施穩定金屬類產品進口規模。推動清遠市億林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清遠市峻興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等再生金屬進口大戶2025年穩定外貿情況,2025年金屬行業進口實現正增長。三是堅持促增量、穩存量并舉。持續挖掘外貿新增長點。推動“跨境電商+產業帶”聯動發展,拓寬市場渠道。加強對全區存量外資企業調研,優化外資企業和重點外資項目服務保障,狠抓重點外資挖潛促增。持續跟進已引入重點外資項目建設進度及入資情況,重點跟進普洛斯、華潤電力等項目出資情況。加快推動遠洋、平川清遠跨境電商物流項目落地。
(六)搶抓發展機遇,打造電商發展格局。一是推動政校園企四方有機結合,整合資源,盤活產業園區電商活力,繼續開展電商宣講、電商座談會等系列電商活動,營造電商發展氛圍。二是繼續加大與清遠華南數字經濟產業園、中大、廣清紡織產業園電商基地等園區對接,加大電商招引力度。三是繼續加大電商人才培育力度。充分結合省職教城、清遠華南數字經濟產業園、廣清紡織服裝產業園電商基地等優勢,推進產教融合,加快孵化一批電商人才,為新興產業數字經濟賦能,為制造業當家輸送人才。
(七)加強通信建設,筑牢數字經濟底座。一是加大5G基站建設力度,協調各電信運營企業、鐵塔公司加快推進5G基站建設,力爭推動重點鎮、村實現5G網絡良好覆蓋。二是提升光纖、4G網絡質量,協助各電信運營商開展千兆光纖覆蓋各項工作,進一步協調優化偏遠鄉村光纖、4G網絡覆蓋質量。三是繼續落實免費開放公共資源支持5G基站建設,降低5G基站建設成本。四是進一步加大數字化轉型的政策宣貫力度,繼續以走訪企業現場深入調研方式,引導制造業企業與工業互聯網服務商供需精準對接,讓數字化轉型政策走入企業。
(八)主動靠前服務,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一是常態化推進工業項目“拿地即開工”。深入推進“拿地即開工”審批服務模式2.0改革,推動各成員單位持續優化完善審批系統,梳理項目聯合審批辦事流程圖及全部事項要件清單,做好各階段可并聯辦理的提前告知和輔導,指導企業進行申報工作,最大程度減輕企業負擔。積極爭取市級部門大力支持,共同推動“拿地即開工”審批服務模式再提速。二是推深做實區領導聯系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制度。用好重點企業、重點項目聯席會議平臺,落實“回頭看”方案和未解決問題工作實施方案,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開展現場辦公,協調解決有關問題。三是充分發揮工作領導小組職能,提高企業服務效能。結合《清城區企業服務中心企業服務分片聯系工作方案》,實施分片包鎮(街)機制,收集企業訴求,強化與各成員單位的溝通對接;充分調動華南數字經濟產業園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適時召開聯席會議,積極為企業排憂解難。四是完善平臺功能暢通平臺運作。優化清城區營商聯席服務平臺功能,完善政策服務包功能。強化部門協同提高平臺工單回復時效和訴求解決質量。提高平臺安全運行保障水平,按照有關規定實施安全測評、等級保護、數據共享等工作,確保平臺得以安全高效運作。
(九)強化督促檢查,保持穩定良好態勢。聚焦主責主業,強化對工信領域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立足源頭預防,進一步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開展隱患排查治理,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推動形成多方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治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