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廣東省GDP接近9萬億元,全省人口超過1.1億人,在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的同時,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在全國三大經濟區域中,珠三角的空氣質量率先達標,從2015年開始,廣東省的空氣質量連續三年穩定達標。珠江流域水質在全國七大水系中排名第一。
成績來之不易,但是廣東卻并沒有就此停步,不斷提出更高的環境目標,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以精細化治理為手段,推動經濟高質量增長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為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提供更堅實的環境保障。
6月19日,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暨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推進會三年攻堅戰召開,廣東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成立,吹響了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的號角。廣東要確保三年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五年實現生態環境質量較大改善、2035年基本建成美麗廣東。
在保持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要實現環境治理目標,實現綠色發展理念的落實,廣東必須走精細化治理的道路。
切實加強水源地保護,全力消除城市黑臭水體,加快消除劣Ⅴ類水體。廣東要突出打好碧水攻堅戰。監測數據顯示,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茅洲河水質明顯改善。與2015年相比,今年1至4月,茅洲河干流綜合污染指數下降63.4%。茅洲河整治取得的階段性成效,是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以來,廣東在“系統治水、掛圖作戰”新理念指導下,全力打好治水攻堅戰的一個縮影。
大力壓減燃煤,推進工業燃料清潔化,強化工業污染治理,加強移動源污染防治。廣東要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根據《廣東省打贏藍天保衛戰2018年工作方案》,今年全省空氣質量優良率要達到90%以上,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力爭保持在33微克/立方米以下,PM2.5不達標的城市至少減少五個。新一輪廣東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從削減燃煤總量和清理“散亂污”企業開始,今年全省煤炭消費總量要比去年下降500萬噸以上。
盡快摸清土壤污染底數,實施農用地分級分類管理,推進污染地塊安全利用,加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廣東要扎實打好凈土防御戰。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強化工業固體廢物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嚴厲打擊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違法行為。根據《廣東省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到2020年,全省工業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率均達到99%以上,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0%以上,全省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8%以上,95%以上的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
加快推進粵東、粵西、粵北危險廢物處置中心建設,擴建廣州、惠州危險廢物安全填埋設施,力爭全省年填埋處置能力增加10萬噸;加快清遠、佛山、肇慶、江門等市危險廢物焚燒設施建設,力爭全省年焚燒處置能力增加20萬噸。強化污水處理廠運營企業“泥水并重”處理責任,廣州、深圳等14個市要繼續擴大污泥無害化處理能力,到2020年新增5273噸/日的污泥處理處置能力。
廣東還制定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到2020年,廣東要完成國家下達的總量減排任務,實現環境質量狀況、綠色發展水平、環境治理能力走在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