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未雨綢繆,及時召開全區經濟工作會議,指導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從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看,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排在全市首位,為開局之年打下良好基礎。初步核算,全區一季度實現生產總值62.06億元,同比增長18.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03億元,同比增長6.2%;第二產業增加值38.91億元,同比增長30.0%;第三產業增加值20.12億元,同比增長5.2%。三次產業結構發發展為4.9:62.7:32.4。
一、經濟發展基本情況
(一)工業生產持續快速增長,企業效益明顯提升
經濟發展對工業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全區一季度工業對經濟的貢獻率達到86.9%,創下近年新高,同比提高8.8個百分點,拉動全區經濟增長16.5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0家,其中本年新增23家。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57.26億元,同比增長1.26倍,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6.78億元,同比增長45.0%。其中重工業實現增加值43.29億元,同比增長55.1%,比重占到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92.5%。企業生產經營突出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企業效益明顯改善。一季度,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5952萬元,同比增長3.58倍,虧損企業25家,同比減少14家。二是就業狀況明顯改善。一季度,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4.44萬人,同比增加1.26萬人。三是支柱產業規模不斷壯大。一季度,全區完成以銅材為主的有色金屬加工產值156.9億元,同比增長1.77倍,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的61.0%。陶瓷業完成產值20.2億元,同比增長99.9%。
(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適度回落
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仍是拉動今年我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主導因素,今年一些重大規劃項目會陸續開工建設,比如新區二期市政道路、飛來湖市政道路、華南裝飾城、萬科房地產和天湖酈都等項目都會抓緊開工建設,對全區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今年我區的“2·18”的動工、簽約和剪彩項目共有178項,計劃總投資705億元,其中簽約項目39項,計劃投資274億元,華南陶瓷營銷中心、時代廣場和樵順廣場等都是超10億元的大型項目,是我區今年固定資產投資新的增長點。一季度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2億元,同比增長18.2%。其中房地產完成投資10.8億元,同比增長8.2%。完成商品房銷售面積29.6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8%。
(三)物價上漲幅度不大,消費市場穩定
一季度,我區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2.8%,同比上漲2.8個百分點,商品零售價格指數101.4%,同比上漲1.4個百分點,物價維持低位運行,消費市場較為穩定。一季度全區累計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4億元,同比增長19.9%,其中批發業完成7.74億元,同比增長48.8%;零售業完成28.62億元,同比增長15.2%;住宿業完成0.7億元,同比增長6.3%;餐飲業完成2.32億元,同比增長8.4%。限額以上企業增多,拉動作用明顯,目前全區共有限額以上企業111家,比上年增加24家,累計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0億元,同比增長36.3%,拉動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個百分點。
(四)財政金融形勢穩定
一季度,全區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7225萬元,同比增長30.4%,其中稅收收入15043萬元,同比增長17.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4333萬元,同比增長13.9%。市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516.09億元,比年初增長16.1%,各項貸款余額311.35億元,比年初增長9.1%。
二、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全區一季度經濟發展形勢雖然比我們預期要好,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全年經濟增長的壓力還非常大,主要表現在:
一是投資的增長空間進一步被收窄,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有所減弱。從我區今年的投資形勢分析,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仍將是拉動今年我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主導因素,但兩大投資都面臨不利因素制約。房地產方面,2011年,房地產的總體投資環境較為謹慎,從“國十條”到“國八條”再到“限購令”等相關措施的出臺,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房地產調控的力度和決心,隨著房地產市場調控措施的逐步落實,投資性需求會明顯回落,預計今年我區房地產投資的增長空間不大,在房地產投資和房屋銷售都不理想的情況下,作為我區第三產業中第二大行業的房地產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必然減弱。其他投資方面,統計上報制度要求越來越嚴格,今年國家取消城鎮和農村私人投資統計,500萬元以下的項目也不再納入投資統計范圍,而且嚴格規定,今年所有億元以上投資項目必須同時上報建設內容、現場照片、批文等證明材料,缺乏證明材料一概不能統計。
二是工業增長后續動力不足,受土地等因素的制約,我區工業項目投資逐年減少,上規模的大型工業項目更少,2011年,全區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有23家,而且新上企業多數是去年年底試產的企業,生產還處于不穩定的狀態中,對工業經濟的拉動作用還有待觀察。此外,今年國家還提高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統計門檻,規定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000萬元及以上(原來規定是5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才能納入規模以上統計,這樣一來,我區原來在統企業有34家因為達不到標準而被撤銷規模統計,加上關閉停產的7家,我區今年一下子減少了4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與此同時,國家還規定今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申報只能與年報一起進行,中途就算有企業達到要求也不能申報,缺少新增企業的支持,今年我區工業增長的壓力比往年更大。
三是第三產業發展嚴重滯后。一季度全區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20.12億元,同比增長5.2%,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僅為10.6%,拉動經濟增長僅為2.0%,增速、貢獻率和拉動率均創下近年新低。而此時全區工業對經濟的貢獻率卻達到86.9%,可見我區第三產業與工業之間明顯沒有形成有效的互動發展,我區工業已有一定的基礎,如果第三產業不能及時跟進加快發展,必然會制約我區整個國民經濟的后續發展。
三、幾點建議
以上是我們對全區一季度經濟發展的一些粗淺分析,隨著經濟的深入發展,可能還會出現更多的新情況,為確保全區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建議切實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的各項經濟政策精神
各級政府和區直各部門必須高度重視,認真學習理解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及省市有關經濟發展的會議精神,充分利用好各項刺激經濟的政策。農業、發改和財政等部門要跟蹤落實好各項惠農支農以及促消費等優惠政策,監管好農產品市場,嚴防不法商人趁機利用農產品價格上漲進行投機炒作,堅決杜絕“豆你玩”、“蒜你狠”等事件發生,并聯系我區實際情況,制定相關有利于我區經濟發展的措施,指導好全區的經濟發展。
(二)要繼續抓好招商引資和引進項目的落實推進工作
今后,我區的招商引資工作要重點放在兩個方面:一是大型工業項目的引進上。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我區經濟堆頭迅速擴大,對招商引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有大項目的補充,才能拉動我區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二是第三產業項目的引進上。一季度我區第三產業僅增長5.2%,拉動經濟增長2個百分點,發展明顯滯后,今后,必須加強第三產業尤其是生產服務業項目的引資工作,為第三產業發展創造條件。各窗口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和工作效率,想法設法加快有合法用地手續項目的招拍掛工作,相關職能部門要爭取主動,密切聯系和跟蹤“2.18”簽約和動工項目的落實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爭取項目早建設、早完工、早投產。
(三)要全力抓好工業生產,努力實現企業提質增效
今年,我區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才23家,而且生產尚不穩定,工業的增長只能依靠舊有企業的挖潛,壓力非常大。針對目前的工業現狀,建議共同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提升工業園區化水平,石角鎮要完善提升有色金屬加工制造業基地,著力打造粵北地區首屈一指的產業集聚發展示范工業園區。源潭鎮要將金沙工業園和峽山工業園整合為金峽工業園,著力完善提升建材陶瓷城,大力發展環保清潔的新型陶瓷產業。飛來峽鎮要加大力度推進僑興工業園建設,大力發展現代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橫荷街要將泰洋湖工業園整合到荷興工業園,依托中心城區大力發展城市配套產業。二是處理好傳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關系,在積極發展傳統產業的同時,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目前我區規模工業屬于高新技術企業比例小,科研實力難以跟上發展,多數企業處于產業鏈的最低端,造成產品升級緩慢,企業經濟效益較差,產品利潤水平不高。因此我們要充分發揮優越區位條件,以珠三角為依托,大力引進、扶持、發展高新科技產業,打造新技術產業基地,加快形成新的產業集群,提升高新產業在工業經濟中的比重,增強我區工業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三是利用好有關政策,努力拓寬工業企業的融資渠道,鼓勵有條件,有潛質的企業增資擴產,擴大生產規模。四是加強與企業的溝通和聯系,力所能及地為企業解決好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問題,好讓企業全心全意地為我區的經濟發展多作貢獻。
(四)要重點抓好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核算工作,增強第三產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一直以來,我們都將經濟增長的重點放在工業上,但經過六、七年的高速發展,工業增長已經略顯疲憊,而在工業的帶動下,我區第三產業有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但目前的數據卻沒有完全反映我區第三產業的發展狀況。所以,今年我們要重點加強第三產業的統計工作,尤其是涉及到行業增加值核算的各個基礎指標,都必須要想方設法統齊統全。一是營利性服務業(包括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稅的收入情況,以上行業的增加值基本是用營業稅的發展速度來推算的,建議稅務部門要進一步做好這方面的征管工作。二是房地產企業的勞動情況和房屋銷售情況,因為房地產業增加值是通過房地產業從業人員、勞動報酬以及房屋銷售面積三個指標的發展速度加權推算的,所以統齊統全三個指標的情況最為重要。建議鳳城,東城和洲心三個以房地產業為主的街道,密切跟蹤好各自房地產企業的發展情況,并對上述三個指標進行認真審核,嚴格把關。三是非營利性服務業(包括國家機關和社會組織等)的勞動情況和一般公共服務支出情況,因為該行業的增加值是通過行業從業人員、勞動報酬以及一般公共服務支出三個指標的發展速度加權推算的,建議統計部門進一步加強非營利性服務業單位的勞動情況統計工作,統齊統全相關指標,財政部門要密切關注好一般公共服務支出情況,注意統計口徑的變化,想辦法保持數據的穩定性,避免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