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區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清城區統計局
2012年,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國內需求明顯減弱,全區經濟發展在不景氣的大環境下顯得動力不足,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面對困難,區委區政府上下一心,積極應對。一方面,加強對工業企業的政策扶持和引導,力保工業企業迅速回復正常生產;一方面,加大第三產業的發展力度,培育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促使全區經濟回落的勢頭得到了有效遏止。
一、綜   合
初步核算,全區2012年實現生產總值326.1億元,同比增長5.5%,增速比上年回落3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1.32億元,同比增長5.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46.86億元,同比增長1.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57.87億元,同比增長10.3%。三次產業結構發展為6.5:45.1:48.4,第三產業比重明顯提高,成為拉動本年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
從全年經濟運行情況來看,我區經濟增長呈現明顯回落勢頭,影響經濟發展的困難和問題不斷增多:一是物價仍然高位運行,通脹壓力較大。二是經濟發展后勁不足,投資、消費和出口等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增長動力不足。三是工業行業結構單一,抗擊風險能力較弱。四是資金投放過度集中于房地產開發業,影響地區發展的合理性和可持續性等等。
二 、農林牧漁業
 今年以來,由于天氣狀況較好,陽光充足,雨水均勻,全區農業生產較為穩定,在低位運行的基礎上有所提升。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5.06億元,同比增長6.6%,增速比上年提高3.1個百分點。其中農業、林業、牧業和漁業分別完成產值15.80億元、0.90億元、13.91億元和3.8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8.4%、11.6%和8.6%。全年完成糧食總產量7.50萬噸,同比增長0.5%,其中稻谷產量7.10萬噸,同比增長0.7%;蔬菜總產量26.62萬噸,同比增長5.1%;水果總產量11.48萬噸,同比增長4.9%;水產品產量3.41萬噸,同比增長5.3%。全年出欄生豬20.90萬頭,同比增長18.9%;出欄三鳥2036.02萬只,同比增長7.0%。
三、工業和建筑業
2012年,受國際銅價下跌的影響,我區以銅材為主的有色金屬拆解和加工行業受到嚴重沖擊,企業減、停產現象增多,導致全區工業生產持續下滑。全區11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614.68億元,同比下降4.1%;累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0.71億元,同比增長0.6%。以銅材為主的有色金屬拆解和加工行業完成產值332億元,同比下降9.2%;陶瓷業完成產值89.8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
2012年,全區共有資質以上建筑業企業34家,比上年減少2家;年末從業人員11027人,比上年減少2830人;完成建筑業總產值32.53億元,比上年下降3.6%。
四、 固定資產投資
2012年,全區共有在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82個,其中本年新開工項目77個。全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8.3億元,同比增長8.1%,增速比上年回落10.2個百分點。投資的增長點主要還是房地產開發投資,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15.9億元,同比增長32.9%,拉動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5個百分點。工業投資項目持續減少,全年共有工業投資項目19個,完成投資額17.37億元,同比下降25.7%。
五、 國內貿易
2012年,全區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5.98億元,同比增長9.5%,增速比上年回落11.1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企業121家(含個體),比上年增加10家,累計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59億元,同比增長2.4%。限額以下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5.39億元,同比增長1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批發業完成38.33億元,同比增長6.0%;零售業完成136.54億元,同比增長11.3%;住宿業完成2.38億元,同比下降0.8%;餐飲業完成8.73億元,同比增長2.4%。
六、 外經和旅游
2012年,我區對外經濟依然嚴峻,全區實際吸收外資7500萬美元,同比下降5.9%;外貿出口總額8466萬美元,同比下降2.8%。旅游熱度始終不減,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682萬人次,同比增長5.0%,旅游總收入39.8億元,同比增長20.0%。
七、財政和金融業
2012年,我區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呈高開低走之態,增長速度逐月回落。全區累計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2.68億元,同比增長4.7%,增速同比回落22.6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7.89億元,同比增長2.0%。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2.09億元,同比增長15.3%。金融形勢穩定,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557.50億元,比年初增長9.4%;各項貸款余額382.58億元,比年初增長16.6%。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2012年,全區各類學校(含幼兒園)共有197所。其中職業中學1所;普通中學26所;小學59所;幼兒園111所。全區共有在校學生135041人,其中職業中學在校學生7683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37062人;小學在校學生60013人;幼兒園在園幼兒30283人。全區共有專任教師7167人,其中職業中學專任教師222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3140人;小學專任教師2271人;幼兒園專任教師1534人。
2012年,全區技術開發和服務機構119家,從業人員1773人。全區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4380人,其中農業技術人員58人。
九、 文化、體育
城鄉公共文化、體育設施不斷完善。全區共有文化館1個,圖書館2個,藏書12萬冊,比上年增加5萬冊,劇場、影劇院6個,比上年增加2個。文化館和圖書館的改造工程順利完成,達到省的二級館標準。
群眾文化、體育活動蓬勃開展。深入開展“文藝百村行”活動,全年共演出31場;廣場文化推廣成績顯著,鳳城廣場全年各種演出共有43場之多;繼續抓好電影下鄉工作,全年免費為群眾放映電影924場;積極開展送書下鄉活動,將“流動書香車”開進了洲心、龍塘、源潭、石角、飛來峽等街鎮;成功舉辦2012“龍騰盛世,幸福清城”迎春系列活動,共有15個社會團體、 3000多名群眾參與,規模巨大。成功主辦或協辦省首屆百縣足球賽、市第八屆國際龍舟賽、市水務系統“水務杯”男子籃球賽、市第三屆“金碧灣花園杯”男子足球聯賽等多項體育活動。全民健身運動的廣泛開展,由機關,企業和民間機構組織的各項籃球賽、羽毛球賽、乒乓球賽、網球賽不計其數。
十、衛生、社會保障和福利業
年末全區共有醫療衛生機構數38個,其中綜合醫院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個,鄉鎮衛生院4家,門診部27個,婦幼保健院1家,專科疾病防治站1家,擁有床位861張。年末全區共有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165人,其中醫生508人,注冊護士396人。
社會保障和福利事業進一步完善,年末全區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97582人,比上年增加8987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89109人,比上年增加12323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50143人,比上年增加4825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80144人,比上年增加1906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23031人,比上年增加2298人。年末全區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人數438081人,比上年增加19917人,參加農村養老保險人數215199人。全區現有各種福利收養機構10間,床位820張。全區納入最低生活保障人數9255人,比上年減少2076人;其中農村8283人,比上年減少1846人;城鎮972人,比上年減少230人。
十一、 人口和人民生活
2012年,龍塘鎮劃歸回清城區管理,人口變動較大,全區年末戶籍總人口654603人,比上年末增加54646人,其中男性333405人,女性321198人,男女性別比為103.8:100。全年出生人口11587人,人口出生率16.51‰,比上年提高2.36個千分點;死亡人數5376人,死亡率7.66‰,比上年提高1.67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8.85‰,比上年提高0.69個千分點。全區常住人口75.73萬人,比上年增加0.53萬人。
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12年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18元,比上年增加2044元,增長 11.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287元,比上年增加1235元,增長13.6%。
注:1、本公報的經濟指標均為年快報數。
   2、國內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的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