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區以《廣東省城市綠化條例》實施為契機,聚焦過度修剪問題,通過“法規支撐+標準規范+精準執法”模式,推動城市綠化管理法治化、精細化。2024年以來,全區累計受理綠化違法案件8宗,并辦理全市首例過度修剪行政處罰案件,對某物業公司違法過度修剪7株樹木行為作出14000元行政處罰,打響全市綠化保護執法“第一槍”。
一、立規矩、劃紅線,嚴法規明標準,首次運用新規條款定性過度修剪
清城區緊扣條例抓執行,通過剛性執法與標準細化雙管齊下,為綠化修剪劃出清晰邊界,確保每一起案件辦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技術規范定尺度,科學養護提質效。明確修剪技術標準,保留2/3主干及一、二、三級枝條,禁止“剃頭式”去冠;建立回縮修剪備案制度,要求物業企業履行“方案編制-現場公示-部門備案”程序,2024年累計糾正違規修剪行為7宗。以首案為示范,樹法規震懾力。將小區物業綠化納入法定監管范圍,重點整治“截除主干、去除樹冠”等違法行為。2024年4月依法查處清遠市某物業公司違規修剪7株尖葉杜英案,作出罰款14000元的行政處罰,成為新條例實施后全市首例執法案例,為同類案件辦理提供示范。
二、保公正、顯溫度,強證據精裁量,首次建立修剪標準證據鏈
通過標準化取證流程與柔性執法相結合,清城區在嚴格執法的同時,兼顧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統一。編號登記固事實,專業認定鎖證據。首例案件建立標準化取證流程,對涉事樹木逐一編號,記錄位置、樹種、胸徑等關鍵信息;區園林綠化管理部門出具《修剪現狀確認表》,認定違規去冠行為;調取物業未備案的修剪方案、業主投訴記錄及監控視頻,形成完整證據鏈。首例案件中,通過樹木編號精準鎖定違規修剪事實,為執法提供不可推翻的技術支撐。分級處置保權益,柔性執法促整改。首例案件處罰對象為物業公司,結合柔性執法,按每株2000元從輕處罰(法定標準1000-10000元),并保障當事人陳述申辯權;運用“721”工作法(70%服務+20%管理+10%執法),開展物業從業人員專項培訓,指導小區規范制定修剪方案,源頭減少違法行為。
三、抓整改、強協同,建機制促長效,首次實施“處罰+整改+教育”全鏈條治理
清城區通過“回頭看”機制與社會監督網絡建設,推動綠化管理從“單兵作戰”向“系統治理”轉變,實現執法成果長效鞏固。復查整改閉環化,重點領域常態化。建立“處罰-整改-復查”閉環機制,首例案件中,對7株被過度修剪樹木開展“回頭看”,督促落實復壯養護;同時將學校、醫院、小區納入重點監管區域,加大日常巡查頻次。2024年以來累計立案查處違規修剪案件8宗。多元共治聚合力,全民護綠成風尚。構建“部門指導-行業自律-群眾監督”體系,指導物業協會將規范修剪納入行業自律公約;開通市民舉報熱線0763-3330906,鼓勵群眾參與監督,形成全民護綠氛圍。
清遠市清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202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