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清城區聚焦市政設施及城市照明管養主責主業,堅持精細化管理與創新驅動,取得顯著階段性成效。今年以來,高效管養市政道路245條(總長260公里),道路養護總面積約633萬平方米;維護路燈及景觀燈58202盞、開關箱455個、變壓器191臺,覆蓋東西跨度約80公里、南北跨度約30公里的廣闊區域。近三年來,累計完成路面維修285400平方米,翻新標線280583平方米,更換井蓋及雨水箅子23442個;處理路燈來電報修676件,維修路燈24313盞次,維修線路138980米,市區重點道路亮燈率穩定在97%以上。
注重創新驅動,管理模式與養護技術實現新突破。積極探索市政設施管養新路徑,推動工作向高效化、綠色化、智慧化轉型。一是以管理標準化制度引領效能提升。研究編制《清城區市政設施維修養護技術指引(試行)》,明確各類設施維護的技術標準、操作流程與質量要求,推動市政設施管理從“經驗化”向“標準化”科學轉變,為精細化管養奠定制度基礎。二是以維護技術革新促進提質增效。積極引入新型設備及材料,應用“高壓水除線機”無損清除舊標線約1100平方米,采用“水補王”高性能快速修復材料修補路口坑洞約70立方米,顯著提升作業效率與綠色養護水平。三是以路燈管養模式創新激活運維新動能。積極推進體制改革,創新采用“能源托管服務”模式,通過公開招標引入專業機構負責為期10年的路燈設施全生命周期管理。項目于2025年8月1日正式進入運營期,目前正有序推進1257盞核心道路路燈的LED節能改造及單燈控制器加裝(預計節能30%),同步開展監控中心升級與智慧平臺建設,構建智能化管理體系。
筑牢安全防線,“平安市政”建設取得新成效。清城區深入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系統落實道路交通安全整治部署,精準施策解決群眾身邊的安全隱患。一是平安示范路建設與重點路段整治縱深推進。高標準完成北江路“平安示范路”整治工程;在北江東路增設階梯式停止線、禮讓行人標線及3.8公里中央隔離護欄;在隱患路口路段增設“紅藍”爆閃燈;在清遠大橋至站前路段創新設置“紅白”斑馬線;在富強中路花海灣園區正門增設減速標線及警示標識;全區完成20處貨車右轉盲區警示設施建設,切實保障道路通行安全。二是市政道路及配套設施維護質效雙升。通過實施網格化巡查與定人定責機制,實現對龐大設施體系的高效維保,近三年來累計完成路面維修285400平方米,翻新路面標線280583平方米,修復擋車柱6886根,修復護欄36842米,更換井蓋、雨水箅子23442個,設施完好率和安全運行水平得到進一步優化。三是聚焦民生需求,重點工程提升市民出行體驗。實施重點養護工程,切實改善市民出行環境,科學規劃夜間施工以減少交通影響,對北江四路、富強路、鳳鳴路等主次干道實施瀝青路面養護工程,將主要銑刨與攤鋪作業安排在夜間至凌晨時段,實現“施工一段、暢通一段”。
深化精細維養,城市照明設施運行煥發新光彩。清城區堅持以精細化管養為導向,通過系統性的網格巡查與責任制管理,全面提升設施完好率與安全運行水平。一是加強照明暗區治理與關鍵設備保障。實施照明暗區盲區專項治理,在沿江西路與清新大橋路口、人民路與廣清大道平交路口、向秀麗公園廣清大道一側人行道等區域,增設多支路燈和庭院燈,有效提升夜間通行安全性。同時,全力保障關鍵設備穩定運行,做好城區紅綠燈、監控、電子警察等約420個用電點位的供電保障,通過常態化巡檢與快速響應,多次及時解決紅綠燈停用問題,支撐了城區交通秩序平穩。二是城市照明保障可靠有力。聚焦群眾夜間出行需求,建立快速響應維修機制,近三年來高效處理群眾來電報修676件,維修路燈24313盞次,維修線路138980米,處理交通碰撞導致的設施損壞127宗。通過精準維護,市區重點道路亮燈率持續穩定在97%以上,有力守護了城市“夜間安全”。三是市區道路路燈品質顯著提升。2025年9月,全面對鳳翔路、鳳城大橋路燈進行提升改造,更換1214盞智能型、高光效、燈光穿透力強LED燈具,并加裝單燈控制器,實現遠程調節亮度、亮燈時間、亮燈范圍,全力優化夜間照明亮度,保障群眾出行安全。
清遠市清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2025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