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預防和控制蚊媒傳染病的發生與傳播,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橫荷街道創新工作方法,構建起“街道統籌、村社區落實、網格員包片”三級聯動防治體系,全面動員各方力量,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防控工作,形成了全民參與、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一、網絡管理到人,“敲門行動”除死角。橫荷街道打破傳統行政壁壘,構建起“街道統籌、村社區落實、網格員包片”三級聯動防治體系,將領導班子成員、駐村干部、社區干部、黨員志愿者和熱心群眾等多元力量全部納入網格管理,實現“入網入格”、責任到人。同時,聯合區直機關下沉干部、衛生院醫生組成攻堅隊伍,開展“翻盆倒罐清積水”行動,實現全轄區無死角宣傳與防護。行動中,各級網格員既當宣傳員又當戰斗員,邊講解邊清理,深入背街小巷、房前屋后、天臺院落等衛生死角,逐戶排查,耐心勸導居民清理閑置容器、廢舊輪胎、花盆托盤等各類積水容器,有效提升了居民對蚊媒傳染病防控的認識和參與度。自疫情暴發以來,已組織開展三次長期性、全員性的大型愛國衛生運動,形成了常態化工作機制。據統計,自7月開展防蚊滅蚊行動以來,橫荷街道出動1.8萬人次開展防控工作,累計清理各類積水點約40萬處,清除衛生黑點超8千處,清理垃圾超5千噸,排查廢品回收站55家。
二、醫力下沉一線,設施提質固基礎。一是橫荷街道充分依托橫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一專業醫療機構,創新組建了由85名家庭醫生構成的“網格健康顧問團”。這些專業醫療力量主動融入基層網格,線下走訪入戶宣傳,線上加入各小區業主微信群,利用專業知識為居民提供在線咨詢和指導服務,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有效發揮了專業醫療資源的優勢,提升了居民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二是推動設施提質。我街下放超1000個新垃圾桶到村(社區),替換臟亂的舊垃圾桶,提升垃圾清理點的環境,并針對重點區域垃圾池確保一日多清,目前全轄區垃圾清運每日超100噸。
三、消殺培訓擴能,應急響應有保障。為提升專業化防控水平,橫荷街道組建了一支消殺突擊隊,由橫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專業醫護人員進行集中培訓,目前消殺突擊隊從早期的12人擴大到22人,確保一旦疫情發生能夠及時響應、科學處置。同時,街道擴大培訓覆蓋面,對來自小區物業、學校、企業的98名骨干人員,以及村(社區)的22名干部開展集中強化培訓,該批骨干力量成為各自網格內的“消殺專家”,并帶動更多人員規范開展消殺工作。從7月起,針對村道巷道、公園廣場、農貿市場、溝渠草叢等重點區域,滅殺蚊蟲面積達1832萬平方米,極大改善了城鄉環境衛生狀況。
四、宣傳聲入萬家,全民參與齊防控。橫荷街道組織力量“進村入戶”,挨家挨戶敲門宣傳,累計派發宣傳材料25萬余份。同時,創新運用“鄉村大喇叭”、移動小喇叭、流動宣傳車等傳統宣傳方式,在街頭巷尾、田間地頭播放方言版和普通話版宣傳音頻,確保防控要點“聲”入人心。此外,街道發動全體居民參與統一滅蚊行動,向群眾派發滅蚊片或蚊香等藥物,組織統一時間在家中點燃,全轄區全員投身消殺滅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