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工作總結
2011年上半年, 在市局黨組和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分局圍繞國家工商總局“五個更加”、省局“三型工商”、“兩化”建設和“兩項”改革工作要求,緊扣“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清遠”這個主題,立足服務,注重創新,較好完成年初部署的各項工作任務。
一、突出服務效率,效能工商建設邁上新臺階。
(一)積極提升窗口登記效率。深化“一個窗口許可”制度,實行流通環節食品經營許可與個體戶登記同步進行的制度,為服務對象提供“一站式”服務;放寬市場主體準入途徑,加大對個體工商戶升級為企業的扶持力度,打造服務新亮點,共扶持個體戶轉型升級為企業12戶。目前,轄區有個體工商戶26033戶、私營企業529戶、內資企業256戶、農民專業合作社30戶。其中新設立個體工商戶戶數5571戶、私營企業49戶、內資企業11戶、農民專業合作社7戶,頒發食品流通許可證1998戶。
(二)積極幫扶企業健康發展。一是對政府重點項目推行“綠色通道”“直通車”服務等措施,提高服務效率。組織人員到義烏商貿城開展現場培訓,指導個體戶辦理《營業執照》和《食品流通許可證》等證照。二是幫扶企業解決融資難題。對動產抵押工作堅持“便民快捷”的原則,不讓企業多走冤枉路,多次獲得抵押雙方好評。共受理動產抵押35宗,協助企業融資28.8億元,融資金額同比增長16%。三是積極幫扶企業培育知名商標。通過推行企業商標聯系人制度、“四書二卡”制度、“一所多標”等工作制度,積極培育著名商標,落實推進名牌帶動戰略的實施。有4件商標被評為廣東省著名商標,有2件商標被延續評為廣東省著名商標。目前,轄區已擁有2件中國馳名商標、21件廣東省著名商標。
(三)積極服務“三農”發展。一是積極開展“訂單農業”工作。通過明確工作目標與責任、跟蹤督查落實、優化服務手段等措施,深入開展訂單農業工作。共備案訂單農業9574份, 同比增長13.6%,合同金額10421.3萬元。二是大力培育農村經經人。在外網專門搭建 “清城區農村經紀人”學習宣傳平臺,主動向城區政府匯報農村經紀人工作情況,提高農村經紀人培育力度,得到地方政府的肯定。目前已為46名農村經紀人辦理了注冊登記和備案,同比較長58.6%。
(四)積極搭建消費維權平臺。一是推廣使用12315新業務系統工作平臺,提高消費維權效率。二是加強12315維權網絡站點建設。目前已經在轄區設立了22個消費維權聯絡站。三是開展“3·15”消費維權宣傳活動。銷毀價值10多萬元的假冒偽劣商品,發放各類宣傳資料35種近15000份,接受群眾咨詢900多人次。四是做好日常消費維權工作。共受理消費者投訴、申訴、咨詢274宗,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8.56萬元。
(五)積極配合參與地方政府開展各項專項工作。一是加強無照經營清查工作。制定了《直屬分局查處取締無照經營考核辦法》,加大對各單位查處取締無照經營工作的考核力度。共查處無照經營案件517宗。二是積極配合清遠市創建省園林城市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三是認真做好社會綜合治理。積極參與“掃黃打非”、清查非法音像制品、非法出版物和禁毒等工作,促進清遠平安建設。四是開展打擊傳銷規范直銷活動。共搗毀窩點37個,解救人員47人,抓獲傳銷人員271人,遣散人員220人,印發宣傳資料32557份,收到錦旗2面,打傳工作受到了各級部門肯定和群眾認可。
二、突出監管創新,信用工商建設邁上新水平。
(一)做好年檢驗照工作。一是完善年檢驗照工作方法。采取落實責任、上門驗照、集中驗照、網上驗照、清理死戶等措施,驗照率大幅度提高。個體工商戶驗照率達95.47%,同比提高36.7百分點,其中網上申報率為90%;企業年檢率54.56%;辦理注銷和清理“死戶”4244戶。二是規范個體工商戶檔案管理工作。參照企業檔案管理辦法、結合個體工商戶檔案管理實際,分批檢查指導各工商所做好個體檔案歸檔工作。目前已經完成了3218戶個體工商戶的檔案裝訂、歸檔工作。
(二)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一是加大查處食品違法案件力度。以節日中消費量大、消費比較集中、消費者申訴舉報多的食品品種為監管重點,強化食品安全執法力度。共查處各類食品違法案件158宗,同比分別增長374%。二是做好食品經營準入工作。目前轄區共有3395戶食品經營戶,已核發《食品流通許可證》共計3100戶,占比91.3%;已有1626戶乳制品經營戶完成重新審核登記工作。三是落實推廣“一票通”和“粘貼式”臺帳工作。制定并發放便民指引16000份,“一票通”使用率達99.1%,食品進貨“粘貼式”臺帳推行率達96.3%。四是制定了《直屬分局工商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考核辦法》,進一步規范食品安全監管行為。五是開展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示范店”創建工作。目前,全分局共有區級食品安全示范店11戶、市級食品安全示范店2戶,有1戶正在申報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店。
(三)創新農資市場監管模式。根據轄區實際,推行“列表對比法”、農資“一票通”和“粘貼式”臺帳、“網絡檢索移動監管”、創建農資示范店等多種監管方式,有效提升農資市場監管水平。查辦農資案件28宗,案值35萬元,涉案化肥100多噸,查扣不合格農藥53公斤(瓶)。
(四)加強誠信市場建設。一是落實市場開辦者責任。通過宣傳教育、組織現場參觀、加強行政指導等措施,重點指導名都市場、義烏商貿城、城市廣場3等個市場落實市場開辦者責任工作。二是開展誠信市場創建活動。4月,轄區的松崗市場、華南商業城被市局評為“誠信市場”,其中,松崗市場被評為省“誠信市場”先進單位。三是開展了“守合同、重信用”公示活動、“食品安全示范店”、“農資經營示范店”等一系列誠信經營創建活動,對于營造誠信經營、合法經營氛圍起到積極作用。
(五)加大食品商品抽樣檢測工作力度。以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樣監測為重點,加大節日期間食品的抽檢力度,對轄區內的乳制品、兒童玩具、服裝、建材、調味品、桶裝水等商品進行抽檢。共組織抽取各種商品樣品256批次,其中合格188 批次,不合格34批次,立案43宗,案值52.7萬元,立案數同比增長104%。積極參與省局、市局各類的商品抽檢后續處理工作,立案22宗,位于全市前列。
(六)積極開展“雙打”工作。按照相關部署,組織力量大力開展打擊制造假冒偽劣商品和侵犯知識產權違法行為,共查處相關案件114宗。其中東城工商所查獲的假啤酒案、北門工商所查獲的假清酒案案值大,引起媒體社會廣泛關注,打假工作取得實效。
(七)開展各類專項整治工作。今年以來,根據上級部署和轄區實際情況,先后開展了打擊流通環節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行動,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酒類聯合專項行動,打擊違法生產和銷售建筑用鋼材、水泥專項行動,開展了清查食用油、地溝油專項整治行動,清查不合格火鍋底料、葡萄酒、米面制品、汽車輪胎、金飾行業等多項專項整治行動,有力維護轄區市場秩序。
三、突出依法行政,法治工商建設取得新成效。
(一)加強培訓教育,提升隊伍法治素質。一是落實“每月一法,每季一考”制度。重點組織開展《行政強制法》《個體工商戶條例》、《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學習培訓。二是舉辦行政執法情況交流座談會。較好地把理論學習、政策研究和經驗交流結合起來,有效提高執法人員業務水平。
(二)完善執法機制,規范執法行為。一是創建各類文書模板,統一規分局范行政執法文書運用和管理。二是制定《清遠市工商局直屬分局經濟檢查科及工商所案件管轄范圍和執法辦案權限規定》,下放案件審批權限,提高基層工商所辦案效率。三是公開選拔法制員。全局共有47名干部參加此次法制員競爭選拔活動。四是完善執法監督檢查制度。制定《清遠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直屬分局行政處罰案件評查標準和辦法》,進一步強化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工作。五是加強行政指導工作。樹立柔性管理思想,大力推行行政指導工作,下發各類行政指導文書共14570份。
(三)拓寬執法案源,大力提升監管執法水平。共辦結各類案件918宗。從案件類型來看,售假、商標、登記案件及其它類型案件所占比例都有上升,特別是假冒和食品類違法案件有明顯增加。
四、突出規范建設,隊伍管理水平取得新成果。
(一)繼續深化基層規范化建設。一是加強硬件建設。加大基層規范化建設資金投入,對新城工商所進行重新裝修,對新城所和東城所上墻標識進行統一規劃;購置一批執法車輛、辦公室設備等,有效完善了基層所的硬件設施。二是進一步完善隊伍管理制度。修改制定了《績效考核評價工作實施辦法》等規章制度,健全了隊伍管理的機制,呈現了以制度管人良好局面。三是加強隊伍素質建設。開展培訓班12個班次,培訓內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規、工商業務知識、政務信息寫作和崗位資格認證等方面,干部培訓覆蓋面達100%。四是做好政務宣傳工作。各類信息被市局采用78篇(調研信息21篇),市政府采用2篇,省局采用5篇,國家局采用19篇(調研文章6篇)。
(二)積極開展民主政風行風評議工作。制定《直屬分局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實施方案》,實行領導定點包干制度,加強對基層行評工作指導。加強與行評部門溝通,拓寬渠道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在2011年清城區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中,分局以綜合得分第一名被評為滿意單位。
(三)大力加強隊伍廉政與作風建設。一是加強黨風廉政教育。通過組織召開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參觀“一館一園兩個基地”,開展紀律教育月等活動,加強干部廉政教育,增強干部拒腐防變意識。二是完善廉政建設工作機制。積極推行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述責制度;做好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考核工作;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三是抓好干部工作作風督察工作。加強上下班、著裝、值班、會議紀律、車輛管理等進行明查暗訪和督察。同時,圍繞服務環境、業務水平、廉政辦事三個方面,加強行政效能督察。
(四)積極開展黨團組織工作。圍繞建黨90周年和“創先爭優”等活動主題,開展一系列黨團組織建設活動,并取得良好成效。組織各黨支部參與市局組織的“慶七一.唱紅歌”活動,其中分局機關黨支部取得一等獎、源潭黨支部獲得三等獎的好成績;有3個黨支部被評市局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同時有多位干部被評為“先進黨務工作者”“優秀黨支部書記”和“優秀黨員”。
2011年,在市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分局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時也存在的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政務督辦工作力度仍待加強,個別單位未能夠根據工作進度要求,認真落實所承辦的工作任務。二是規范化建設偏重硬件建設,內部管理規范有待進一步完善。三是隊伍整體素質還有待提高,少數干部工作主動性、創新性不夠。四是各工商所之間業務開展不平衡。存在的這些問題在今后工作中我們將認真加以解決。
2012年工作計劃
2012年直屬分局工作總體要求是:在市局和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省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十二五”規劃目標,緊扣“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清遠”主題,突出抓好服務升級、規范化建設和體制轉型等方面工作,全力推進直屬分局工作上新臺階。
一、做好體制改革相關銜接工作,確保改革平穩有序進行。
(一)加強組織領導。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加強協調配合,嚴格按照上級部門行政體制改革相關方案要求,有序穩步推進體制改革工作,確保不因這次體制調整影響食品安全和其他監管職能工作?! ?/span>
(二)加強與地方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的溝通。積極與地方政府溝通,協調好體制改革過渡工作;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交流,確保各項職能有序銜接。
(三)加強隊伍穩定工作。有針對性地做好干部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關心和幫助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妥善解決好干部的工作安排問題。
二、繼續優化服務措施,確保服務水平上新臺階。
(一)提升服務效率。積極推進窗口規范化建設,加快窗口功能“一體化”建設,優化登記后延伸服務,進一步打造便民、高效的服務系統;抓好登記注冊業務知識更新培訓,提高登記注冊窗口人員的業務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業務精通的登記注冊隊伍。
(二)強化主動服務。繼續開展行政指導工作,努力構建和諧的行政環境;加強食品、農資、安全生產經營戶培訓教育,提升綜合監管效能;積極引導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積極開展動產抵押、商標培育、訂單農業、農村經紀人培育等工作,努力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三)提升維權效能。繼續完善和規范“一會兩站”建設,積極推進12315網絡“五進”工作;全面推廣使用12315新業務系統工作平臺;完善消費維權執法聯動機制;組織開展食品安全消費維權進校園活動;健全市場義務監督員機制,強化社會化監督,不斷提高消費維權整體水平。
三、強化監管執法職能,確保轄區市場秩序平穩。
(一)加強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一是做好《食品流通許可證》的核發工作,抓好食品經營場所的現場核查工作,嚴把食品市場主體準入關。二是繼續開展流通環節食品市場專項整治,加大食品經營主體資格清理和規范力度。三是積極開展“一票通”和“粘貼式”臺帳的推廣應用。四是積極開展“食品安全示范店”的創建工作。五是加大對重點時段、重點地區的食品質量抽檢力度。
(二)加強企業安全生產監管。繼續抓好 “經濟戶口”管理和巡查制工作,主動履行職能,采取強有力措施,實行零距離監管,強化屬地監管,加大巡查監管力度,確保監管職能到位。
(三)著力提高隊伍執法效能,加強業務培訓,提高辦案人員的綜合執法素質;完善執法監督機制,規范辦案程序;圍繞重點領域和行業,加大查辦反法、售假、商標廣告、物業管理等行業違法案件的力度,積極開拓監管執法領域。
(四)做好年檢驗照工作。健全年檢驗照工作制度,提高服務質量,改進年檢方法,依法把好年檢驗照關,確保企業年檢和個體戶驗照工作扎實、有序開展,使得年檢驗照率上一個新的臺階。
四、加強隊伍管理建設,確保隊伍穩定和諧高效。
(一)加強基層規范化建設。認真總結基層規范化建設的經驗,按照市局規范化建設五年規劃第三階段的主要工作任務,高標準完成所有工商所的規范化建設任務;認真抓好新城工商所規范化建設工作,力爭把新城工商所打造成標兵示范工商所。
(二)加強隊伍素質建設。以加強基層干部登記、監管、執法等履職能力建設為重點,按照培訓師資專業化、培訓形式多樣化、培訓內容具體化、培訓對象目標化的要求,努力打造一支依法行政、業務精通、服務高效、監管到位的專業化隊伍。
(三)加強隊伍廉政建設。強化廉政建設工作責任制,完善廉政風險防范措施;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教育,落實各項隊伍管理制度,提高干部組織紀律意識和自律意識;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黨務公開,加強群眾社會監督。
(四)加強隊伍管理制度建設。健全干部激勵和制約機制,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健全干部鍛煉培養機制,進一步提升隊伍管理規范化、制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