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環保隊伍建設為抓手,開創監察執法嶄新局面
(一)強化環保管理能力基礎建設。一是認真按照市區職能調整部署,逐步理順了區環保局監察管理職能。二是加強了隊伍建設,充實了裝備。目前全區環保系統現有工作人員68人,環保執法車輛9臺,各類執法裝備和監察設備逐漸完善。全區環保力量得到大力加強。三是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執法水平。組織全體環保工作人員參加教育培訓,順利獲得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證,提高隊伍整體素質和工作效能,提升執法水平。
(二)實現基層環保監管重心下移。為深化基層環境保護工作,促進社會經濟與環境保護和諧發展,我區在08年12月掛牌成立區環保局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了街鎮環保網絡。率先在全市成立了街鎮環境保護所,填補了基層農村沒有專職環保管理機構的空白,實現了環保監管重心下移,提高了環境監管的效率。
(三)完成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組織環保局、農業局、水利局和各街鎮深入開展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調查了全區5057家企業,2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做好了2454家農業源普查對象普查表格的錄入與審核工作;按時保質地做好了污染源普查的第一次數據上報,普查檔案的收集、整理和歸檔等各項工作,圓滿完成了工作任務,得到了市污普辦驗收組的充分肯定。
二、以環境專項整治為抓手,嚴厲打擊污染違法行為
一是加大環境執法力度。2009年,全區共出動執法人員851人次,檢查企業234家,查處違法案件4宗,處罰金額18萬元,限期整改及治理企業和個體工商戶118家,關停、關閉企業25家。開展了全區重點水庫、飲用水源區的環境隱患排查;取締了一批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內違法建設的項目和排污口;對迎咀水庫網箱養殖戶進行全面性清理;協調花都區對跨區污染的無證煉鋁作坊進行了拆除關閉。通過加大環境執法力度,有力地打擊了環境違法行為,確保了全區環境安全穩定。
二是重點解決突出問題。2009年區環保局共收到信訪案件68件,處理率達到100%,妥善處理了石角鎮興仁村疑似“血鉛”事件、新陶星陶瓷有限公司工業廢水泄漏擾民等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
三是開展環保專項行動。通過開展長期的專項整治,落實斷水、斷電、查扣違法運輸車輛和對涉嫌環境違法人員移交司法機關等措施,從嚴從重打擊了非法排污等各類環境違法行為,有效遏制了違法排污的不良勢頭,促使全區環境違法行為明顯減少。在被查處的違法企業中的嚴重污染和破壞生態環境的“十五小”企業,所占比重從2009年以前的66.2%大幅度下降到29%。全年重點關閉、取締非法排污的鋁灰廠房、洗金場等“黑工廠”12間,搗毀污染環境設備43套(件)。
三、以提升環境質量為抓手,全面落實污染減排工作
(一)加快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步伐。按照發展循環經濟模式,加快石角再生資源示范園區建設。協調建設循環經濟產業園,對園區內的廢舊物資拆解實現雨污分離,對工業垃圾進行統一收集,統一處理,大大地減少了環境污染。進一步對園區外再生資源拆解行業散、亂、差的狀況進行了整治。過去一年,在印發《關于清理清三公路兩旁廢舊物資拆解場的通告》的基礎上,投入450萬元,組織了3次聲勢浩大的整治行動,依法強行拆除違規拆解場43家,拆除面積近
(二)提升陶瓷城環境質量。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建設“綠色經濟強市”的精神,積極創建“中國綠色陶都”,我區切實加大了對陶瓷城環境污染的整治力度,全面提升陶瓷城環境質量。一是認真抓好陶瓷城環境整治。制定了《關于清遠市清城區陶瓷企業污染綜合整治要求及實施指導意見》。在強制要求企業做好企業范圍內綠化的同時,積極引導企業投入1460萬元做好陶瓷城公共區域綠化工作,有效治理了陶瓷城水土流失、植被破壞等問題。引導企業科學合法處理排放物,對企業煤轉氣過程中產生的酚水,全面跟蹤去向,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處理酚水行為。二是積極推廣使用環保新技術。大力引導和扶持企業進行生產技術改造升級,引導企業投入1715萬元安裝了除煙裝置,投入835萬元安裝了生活污水處置裝置。大力推行清潔生產、節能生產,降低能源消耗,促進資源節約型、環保友好型社會建設。
(三)圓滿完成污染減排任務。為確保減排工程發揮成效,我區堅持重點污染監管和巡查,通過加大環境執法力度,關閉了一批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停建了一批污染嚴重的建設項目、治理了一批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有力地促進了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在全區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區污染減排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經市環保局初步核算,09年我區二氧化硫減排量為1875噸,圓滿完成主要污染物年度減排工作任務。
(四)節能降耗成效明顯。全面落實節能降耗“一票否決”制,突出加強了對重點耗能行業、企業的監管,全年完成節能量2.5萬噸標準煤,實現萬元GDP能耗下降4%,超額完成年度節能目標,為全面完成“十一五” 節能降耗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加快環保設施建設。大力加強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地完成了源潭污水處理廠、石角污水處理廠建設。東城污水處理廠前期工作加快推進。落實企業環保責任,一批企業環保設施建設取得新成效。
四、以改善流域水質為抓手,綜合整治污染重點行業
一是綜合整治流域污染,水質明顯改善。加強對重點行業、敏感地區進行集中整治,重點是對涉重金屬和“雙高”企業的日常監管,指導企業落實綜合防范和處置措施,對隱患突出又未能有效整改的,采取一經發現有污水排放就立即取締的嚴厲措施,使環境面貌大大改觀,環境質量穩步改善。樂排河水質從劣IV類水質轉為III類水質。
二是禁止江河沿岸養殖,確保飲用水安全。切實加大了對飲用水源和重點流域水源水質保護力度,在去年印發《關于禁止在北江河清城段區域內從事禽畜養殖的通告》的基礎上,進一步清理北江河、大燕河沿岸鵝、鴨等養殖場污染,堅決杜絕農業養殖污染水源。全年依法強行清理江河沿岸大型禽畜場5間,責令搬遷11間,有效地防止江河水源污染。
三是加大重點水源治理力度,成效明顯。切實加大投入對樂排河石角段進行了全面改建。目前石角段樂排河首期環境整治涉水工程進展順利,已完成投資970萬元,完成工程量的80%。落實有力措施,進一步鞏固了大燕河污染治理成果。通過綜合整治,杜絕了污水排放,使全區重點水源水質得到較好保護。
五、以目標責任考核為抓手,確保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我區堅持把環保工作擺在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作為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全面落實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把環保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總體規劃,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對環保工作進行總體部署、總體安排。為確保環境保護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去年7月我區制定實施了《清遠市清城區環境保護責任考核辦法》,明確了獎懲辦法和追究制度,明確各街鎮黨政一把手作為環保工作的主要責任人,并納入區政府績效考核體系。督促各級各部門環保工作責任制的落實,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將轄區內各類排污企業的監管職責和整治任務逐級分解到各街鎮,明確要求各街鎮建立相應的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和配備專(兼)職人員。繼續堅持落實《清城區實施城鄉清潔工程工作方案》、《清城區環境整治專項工作方案》、《清城區創建“中國綠色陶都”工作方案》等既定的指導性文件,對轄區內有環境污染隱患的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和相關企業實行全天候的監控和排查,防范污染于未然,從而使環保目標責任級級得到落實。
六、以改善環境衛生為抓手,鞏固城鄉清潔工程成果
根據市委、市政府實施城鄉清潔工程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整合相關職能部門力量,加強監管力度,狠抓環境衛生保潔效果,促使城鄉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一是不斷加大環境衛生事業投入,充實人員,完善環衛裝備設施,初步建立了日常巡查、24小時保潔、門前三包等管理制度。二是突出加強了主干道路、大街、內巷、市場和公園等重點區域“臟亂差”的整治力度,促使城市環境衛生狀況得到明顯改善。三是高標準建設了一批農村垃圾中轉站,實施農村垃圾定點收集、集中清運,逐步改善了農村環境衛生狀況。
七、以廣泛宣傳教育為抓手,營造保護環境良好氛圍
采取全面宣傳和重點宣傳相結合的手段,全面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開展環保宣傳教育月活動,采取多種有效途徑,使環保宣傳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活動共懸掛橫幅、張貼宣傳標語120多條、出動宣傳車41輛次,共組織800多名干部、群眾和企業代表集中進行了培訓教育。開展環境知識公眾參與競賽活動,向社會各界發放近5000份環保知識試題,廣泛開展環保宣傳教育,提高了廣大干部、群眾的環保意識,在全社會中營造了“重視環保”的良好氛圍。針對部分企業受經濟利益驅使,違法違規進行偷排偷放等現象,專門組織了有關企業責任人進行環保法律法規學習和警示教育,強化重點企業的依法生產和環境保護。
2010年工作計劃 2010年,我區減排任務艱巨,多項工作部署要求在明年完成。因此我局將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鞏固宏觀調控成果,緊扣發展為第一要務的原則,圍繞經濟建設中心,以改善環境質量,保護群眾健康,保障環境安全為根本出發點,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加強環保執法能力建設,努力實現全區經濟、社會、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繼續深入推進污染減排工作 隨著我區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形勢也將面臨新的考驗,污染物排放總量將會有較大的增長,我局將協調區政府加大環境保護的投入,采取必要的措施,不斷完善污染治理機制,有效治理環境污染。根據市下達的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要求,我局將從結構減排、工程減排和監管減排三個方面,努力削減污染物的排放,為我區的經濟發展騰出更多的排放總量空間。 二、繼續深入整治流域污染工程 促成建立跨境河流群防群治聯動機制,加大敏感水域監管力度,特別要防止樂排河、大燕河流域內電鍍企業污染死灰復燃,消減污染負荷,鞏固樂排河流域的整治成果。進一步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堅決取締水源地域的規模養殖場,減少農藥、化肥和類激素等化學物質的使用,引水清淤,改善水質,美化河岸。全面完成大燕河的綜合整治工作,爭取掛牌督辦盡快“摘帽”。同時,加大對北江河的巡查力度,嚴禁在北江河內養殖禽畜。 三、繼續深入城鄉環境綜合整治 我區繼續全面推進城鄉清潔工程和建材陶瓷工業城揚塵污染控制。嚴格執行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制度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加強危險廢物管理。鞏固打擊非法焚燒工業垃圾和酸洗有色金屬階段性成果,引導拆解行業入園經營。 四、繼續深入強化環境管理和保護 一是加大對非法排污企業的打擊力度。繼續堅持嚴打高壓態勢,依法取締國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企業。從重從嚴打擊非法排污等各類環境違法行為,確保全年環境安全生產。 二是鞏固城鄉清潔工程工作成果。切實改善城鄉環境衛生,完善城鄉環境基礎設施,逐步對工業垃圾和生活垃圾進行定點回收,提升城鎮衛生清潔水平,切實在城鎮、鄉村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活動。 三是大力治理農村污染問題。重點加強整治農村工業污染、土地污染、生產生活垃圾污染、養殖業污染和水土流失等突出問題,切實加快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建設,不斷改善城鄉人居環境。 五、繼續深入消除環境安全隱患 繼續加強重點污染源以及敏感流域企業的日常監督管理,落實街鎮月報制度,加強基層環保部門巡查力度,嚴查企業偷排等環境違法行為,堅決制止已關閉淘汰落后企業恢復生產。繼續開展以化工、冶煉、電鍍、制革、印染、水泥、造紙等行業為重點的環境安全大檢查,采取更嚴厲措施清理和整治影響飲用水源的違法排污企業,認真排查向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排放廢水的各類污染源和建設項目,消除環境安全隱患,確保飲用水質安全。 六、繼續壯大環保工作隊伍。 在原有的基礎繼續爭取鳳城、東城、洲心等街成立環保所,充實和完善局的機制配備,加強環保執法人員的教育培訓,抓緊成立環保監測站及環境監察大隊等機構部門。 七、重視污染環境的各種案件 繼續全力做好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工作,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全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積極采取措施強化環境信訪工作,使信訪工作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主動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