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區產業轉移園管理辦公室
2016年工作總結及2017年工作計劃
2016年,在廣州、清遠兩市的堅強領導以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辦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的戰略部署,按照廣清對口幫扶指揮部的工作要求,緊緊圍繞建設“全省產業示范園”的總目標,借力“廣清一體化”,以產業“雙轉移”為契機,借全省“提質增效”現場會在清遠召開的契機,“堅定信心,不換頻道”,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儲備優質項目,推動產業項目建設,創新資本運作模式,鞏固“廣清園品牌”、創新資本運作模式,鞏固“廣清園品牌”、創新“廣清園模式”,刷新“廣清園速度”,園區開發建設穩步推進,繼續為推動全區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而努力,現將有關工作重點匯報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園區管理方面
一、創新管理運行模式
2016年,我辦繼續大力推進廣清產業轉移園建設,廣清產業轉移園A區原規劃面積13.6平方公里,目前已啟動擴園工作,擬擴大至30平方公里;清城園區和佛岡園區湯塘片區在管理上采取由廣州開發區主導開發建設和管理運行,實行“充分授權、封閉運作”的園區管理模式。清遠市政府授權園區管委會代表市委、市政府行使省轄市管理職能和管理權限,清遠市政府共委托66項行政審批事項,并移交了清遠市政府11個部門共20枚“3號章”,實現了“辦事不出遠區,一站式服務”的承諾。建立了一級財政和預決算,行使市一級審批權,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批準同意園區設立獨立金庫,建立完善了園區財政體系,同時園區根據自身需要有用人的自主權,并根據園區不同發展階段成立相應的機構,明確分工,承擔起相應的職能。這種管理運行模式,有利于排除對園區建設的各種干擾,有利于提高決策效率,有利于降低部 門間協調的難度,從而保證園區建設快速推進、保證入園項目快速落地、快速動工。園區產業幫扶的管理運行模式被評為“粵治—治理現代化”2015—2016廣東優秀案例。
二、快速推進基礎建設
繼續堅持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項目落地并行的路子,努力創造宜業環境,以基礎建設帶動產業項目落地,促進招商引資。一是道路建設情況:園區新建道路總長29.6KM(其中一期新建道路3.3KM已竣工并交付使用;二期新建道路10.1KM,已通車4.2KM,正在動工建設5.9KM;未動工16.2KM;完成升級改造8.25KM(德龍大道),新立項湖岸路3.5公里及環鎮路,動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序,待土地交付同時可以動工建設。二是土方平整情況。繼首期土地平整近6000畝完成之后,并按照省、市要求對部分為實現土方平衡占用土地進行了復耕復綠,清遠市相關部門已進行驗收,正在等待省相關部門的驗收。即將進行的4700畝(其中:老虎沖3500畝,園區東北角1200畝)土地平整的施工單位已于去年底進場,待交地后可立即投入施工。三是其它設施建設情況:3.3公里泄渠,已完成約2公里,在建1.3公里。新建2萬千伏安開關房1座,完成電纜鋪設約7000米,完成2條高壓線遷改下地約5600米。污水廠一期設計處理能力1.25萬噸/天,目前已完成粗格柵及提升泵房等建設,約完成總工程量的85%;二期設計處理能力1.25萬噸/天,計劃2017年動工建設;園區道路綠化隨道路建設同時進行,建到哪里,綠到哪里;體育文化廣場建設基本完成;公共交通場站建設完成,線路已正式開通,并投入運營。
三、有力促進招商引資
充分發揮對口幫扶的政治優勢,廣州開發區的品牌優勢、清遠的空間優勢、園區區位優勢及管理團隊優勢,樹立起“廣清園品牌”,擴大對外影響,讓企業、投資者享受“清遠的成本、廣州的服務”;積極推進“全員招商”、“以商引商”、“靶向招商”。繼續堅持清遠最高入園門檻,穩中有升,除投資強度330萬元/畝、達產產值1000萬元/畝、稅收33萬元/畝外,土地格格由去年的26.3萬元/畝提高到28.6萬元/畝。但前來洽談企業絡繹不絕,斷今年春節后高峰后,在省現場會后又迎來新一輪高峰,截至10月底,園區已與歐派、白云電器、立邦、均美高端離心鑄管、富強汽配、花安堂、大翔藥業、迅通科技、致美齋、海大集團等95個項目簽約,計劃用地14180畝,計劃總投資490億元、達產后預計年產值1426億元、預計年稅收59億元。目前,仍有韓國三星以及韓國三星母公司(CJ)、香雪制藥、立白集團、大運汽車、美國美寶、奧地利百隆、西班牙樂達等50多個項目在進行洽談中。所有項目投資密度、產值、稅收高、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也高,產業集聚效應正在呈現。
四、加快落地項目建設
不斷積累探索企業籌建工作經驗,采取得力措施,加快已動工企業建設進度。截止目前,園區累計有42家企業落地動工,其中富強、粵鑫、企業服務中心、金發科技4家企業已投產,歐派、迅通一期、天諾、污水廠、升華、童年之家、達爾7家企業已完成主體封頂;泛瑞、金海、雅和、龍氏、科潤5家企業已達到正負零;因用地問題,23家企業處在停工等待狀態。其他簽約企業正在開展工商注冊、平面設計等落地前的準備工作。如土地到位及時,力爭今年年底前園區落地動工企業達到47家,投產企業達到10家。
(二)整治非法拆解行業方面
采取“分批清理,分步入園”的措施,全力推進拆解入園。一是重啟“清府【2014】44號文件精神,龍塘鎮、石角鎮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清理整治廢舊物資拆解場實施方案”,并按實施方案全面開展整治工作。目前,杰成集聚區擴建約100畝,正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加快集聚區建設,進一步完善集聚區供水、供電、交通等配套設施。三是推進入園登記,根據集聚區建設進度,對主干道路兩旁可視范圍內的廢舊物資拆解場所實行分批入園。
(三)抓黨建工作方面
我辦按照區委組織部統一部署,以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積極開展黨建工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教育活動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結合黨員隊伍建設的實際,把黨建工作同我辦各項工作結合起來,從理論學習、作風建設、業務開展等方面,大力加強內部管理,全面夯實各項基礎工作,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干部職工,開拓創新,不斷增強黨建工作活力,黨建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積極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按照區委組織部統一部署,從2016年5月開始,我辦開始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至今歷時8個多月。8個多月來,我辦緊緊圍繞中央確定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要求,辦黨組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扎實推進,全面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通過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開展,支部的每位黨員干部對于黨章黨規以及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都有了更深的體會,思想政治素質也有所提升,并進一步地增強了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及看齊意識。
(四)、扶貧開發工作方面
通過引導貧困戶轉變農業種養方式、解決子女就業、協調落實低保、農村合作醫療保障等,切實提高幫扶戶家庭收入和解決幫扶戶的實際問題,我辦所幫扶的2戶貧困戶人均年純收入均超過3500元以上,全部實現脫貧達標。今年按《清遠市清城區新時期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我辦新增五戶結對幫扶對象。
二、存在問題
我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上級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在實際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專業人才缺乏,人手不足。園區已進入大規模的集中開發建設階段,更需要人才支撐。二是征地速度緩慢,影響企業動工。根據我們目前交地6000畝,其它地塊還不能交地,企業急需動工。三是土地規模指標不足,與目標任務所需有差距。現有土規6000畝,到位用地批復3700畝,還有低丘緩坡治理指標800畝,在報批的“路上”。按照省要求在2020年實現400億工作增加值的目標和我們現在要求企業的最低產值標準(1000萬/畝)至少還需要11500畝企業用地,加上配套設施用地,約需要15000畝,缺口大,到位慢,嚴重影響目標任務完成,成為園區開發建設的瓶頸。四是特色產業品牌的培育力度有待加強等等。針對這些問題,我辦將在今后工作中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三、2017年工作計劃
2017年,全力推進以下三個方面工作:一是優化經濟發展平臺。1、全力配合廣清產業轉移園開發建設(簡稱:廣清園):(1)儲備一批項目。繼續保持目前招商引資的良好勢頭,利用好省里要求年內廣州地區要完成50個項目轉移的好政策,儲備一批優質項目。(2)動工一批項目。加快溝通協調,爭取土地規模指標,加快交地進程,爭取簽約入園項目早日動工,力爭年內動工項目達到50個以上。(3)、建成一批項目。集中力量加快去年底前動工的35個項目建設進度,爭取年底前20個以上項目投產;基本的路網、管網全面完成;企業服務中心、污水處理廠建成投入使用。(4)鍛煉一支隊伍。主要是想還要不斷壯大管委會的隊伍,從廣州開發區引進專業人員的同時,引進培養一批專業人才,滿足園區招商、規劃、建設等各方面的需求,通過培養鍛煉,實現管理服務理念的承接,為園區長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5)用好一批資金。如果園區開發建設順利,現有10億資金根本無法滿足開發建設的需要。深入探討市場機制放大財政資金效應,繼續采用PPP模式為主,充分依靠市場,讓社會資金參與園區開發,開發模式多元化,加快園區建設。(6)完善一套流程。現在清遠市已將各審批權限委托給園區,為了提高管理服務質量,園區將結合現行政策、法律、法規和廣州、清遠兩地好的經驗做法,不斷完善園區辦事流程,做到精細化管理,實現精簡、高效。(7)開發一片新區。佛岡園區湯塘片和清城園區的擴園部分開發建設已正式啟動,并且已列入清遠市2017年重點工作,目前已經做了項目儲備,土地、開發資金一旦到位,爭取今年下2017正式動工建設,再開發一片“新區”。
二是加強招商服務力度。突出有色金屬主體功能,著重引進有色金屬深加工和新型塑料材料項目,對支柱產業進行“補鏈”、“強鏈”,提高產業競爭力和發展水平。加強招商服務質量和水平工作,主動幫對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實際困難,重點抓好金發科技項目建設。
三、加快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要緊緊把握廣州全面幫扶清遠的機會,主動加強與廣州的產業對接,主動謀劃產業招商,利用金發科技項目落戶園區的優勢,發揮帶動效應,著力產業鏈招商,繼續引進一批低耗能、高產值、有品牌的優質環保企業,尤其要重點引進先進機械制造產業和新材料產業,力爭在引進億元企業落戶上取得新突破。要突出科技創新引領,積極引導華清、富勤、隆達鋁業等企業與高等院校等單位進行深層次的產學研合作,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一六年十二月五日